-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模式选择关系经济增长成效
产业模式选择关系经济增长成效产业模式,即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各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各国的产业模式往往是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需求总量和结构、历史积淀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作出的选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体制背景下,这些因素对产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有所不同,从而使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表现有所不同。就一个地区来说,产业模式选择正确与否,涉及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能否充分展现,该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选择产业模式的理论基础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影响产业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国际因素等。绍兴市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纺织、机械、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制造业体系,其中纺织业成为国内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目前,绍兴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纺织等优势产业为有力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绍兴市的产业模式,基本上定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范围内,这是基于客观理论基础和历史积淀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1、市场条件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等需求因素刺激了绍兴以纺织业为主体的产业模式的形成。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就有“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模式,纺织业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伴随着市场发育和成长,以及市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易关系日渐展开,刺激了该地区产业模式的形成、发展,获取信息的便利及成本低廉,为该产业模式进一步成型提供了条件。始建于1988年的中国轻纺城,到现在已拥有4大交易区,19个专业市场,其中纺织品市场达13个,轻纺原料市场1个,纺机和轻工类市场5个,交易旺季日客流量达7万多人次,是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这样的市场条件,为绍兴产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交易空间、信息渠道以及低成本扩张的需求源泉。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平原地带,其周边城市―――宁波、杭州、上海、苏州、南通等都是纺织、服装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宁波的杉杉、雅戈尔、培罗成等男装服饰业,上海本地及外资服装业的发展对绍兴纺织业的兴旺形成了需求刺激效应。
2、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品质齐全的纺织原材料资源、性能价格比优势较为明显的纺织机械设备等供给因素,是绍兴产业模式选择的客观物质基础。随着绍兴城市化水平日渐提高,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有相当部分从事以纺织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绍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进入绍兴,这些劳动力中亦有相当部分从事纺织业。丰裕的劳动力资源为绍兴纺织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2002年,绍兴市从事纺织业的劳动力有59.2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18%。劳动力供给丰裕,为绍兴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低成本扩张提供了空间。此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背景下,技术、资本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绍兴市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这与当地纺织原料资源丰裕且价格低廉,纺织机械性能价格比优势明显密不可分,这是产业模式选择的技术、资本条件。目前,绍兴是国内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之一,以聚酯和涤纶长丝为主体的化纤原料,为纺织产品多样化提供了基础,氨纶等新型化纤,PTA等原料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纺织原料产品;与此同时,棉、麻、毛等天然织物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而且还不断改进织造技术,以迎合消费者偏好天然织物的消费时尚。化纤原料、天然织物的迅速增长,推动了绍兴面料工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面料制造业基地。良好的纺织原料形成高档的纺织产品,需要高性能的纺织机械。绍兴之所以提出打造以纺织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是因为不仅纺织业已有较大发展,而且纺织机械业亦有显著提升。目前,绍兴年产各类纺织机械5万余台,品种有倍捻机、剑杆织机以及印染、后整理等配套机械,有些厂家的纺织机械品种,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
3、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是形成绍兴现有产业模式的制度因素。制度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主体应遵循的规则,它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影响并制约经济发展、产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有的制度因素直接作用于产业模式,如,重工业优先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或进口替代战略等;有的制度因素通过影响其他制约产业模式的因素,间接地影响着产业模式,如,财政金融制度、技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计划经济年代,绍兴处于政府计划的边缘区域,享受计划经济的福利和政府管辖相对较少,计划经济所不允许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绍兴发展较早且发展速度较快。独特的地理位置,农产品品种的历史遗传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等因素使非公有制经济选择了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其产业基础。这样的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