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doc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近年来,人们对反季节蔬菜需求旺盛,催生了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同时,保护地蔬菜上的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发生复杂,防不胜防。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既要降低菜农生产成本,又要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 1 保护地蔬菜病虫发生及危害特点 保护地蔬菜一般茬口安排紧,蔬菜几乎整个生育期都受到高温、高湿、弱光、荫蔽、重茬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保护地蔬菜病虫发生有以下特点: 1.1病虫害种类多 土传病害、生理性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较多,蔬菜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等普遍发生,瓜类枯萎病、炭疽病,番茄绵疫病,草莓轮纹病、黑斑病等经常发生。 1.2病虫害传播蔓延快 保护地蔬菜的生长环境为病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循环、虫卵孵化提供了十分适宜的生长条件,病虫传播和垂直传播快,一旦发生,猝不及防。 1.3发生规律复杂 田间病原菌、孢子、虫卵积累量大,害虫啃咬、刺吸等多因素造成多病虫害并发。 1.4单一农药防治缺点明显 菜农喜欢喷药防治蔬菜病虫害,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见效快,但是长期防效差,多次喷药还可能影响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2 综合治理技术 保护地蔬菜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相对于大田作物,便于采取综合防治。 2.1增强植物检疫意识 菜农要到正规、专业的蔬菜种子企业购买经过检疫的种子。 2.2控制病虫害发生条件 2.2.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丰产的品种种植。 2.2.2加强栽培管理 通过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滴膜或膜下暗灌、多层覆盖、张挂反光幕等措施,加强温、光、水、肥、气的调控,创造良好的蔬菜生长环境,培育健壮植株。 2.3强化物理措施的运用 运用防、隔、阻、避等物理措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1轮作换茬 可以通过更换品种、客土或异地建棚等方法减少病源、孢子和虫卵的积累。 2.3.2做好种子预处理 利用温水浸种、药液(硫酸铜溶液、福尔马林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可以杀死部分病原菌、孢子和虫卵。 2.3.3土壤消毒 在播种或移栽前,运用喷淋、浇灌、毒土、熏蒸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3.4黄板、灯光诱杀 可将涂上黄油的黄色木板悬挂于棚室内粘捕害虫,设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2.4科学合理选用化学农药 消费者直接食用蔬菜的叶、果,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势必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按照安全、环保、绿色的消费理念,保护地蔬菜病虫害施药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30%乙酰甲胺磷为7d,40%毒死蜱为7d,甲基托布津为14d等。二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做到对症用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方法和时间、使用次数使用,注意交替轮换施药,提倡采用烟雾法、粉尘法施药新技术,不但省力、省时,而且能明显降低设施内湿度,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