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及梯度转移实证探究
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及梯度转移实证探究摘要:笔者描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现象,分析了影响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的因素,然后运用一个外部经济模型对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与梯度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思路。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地理集聚;梯度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1-04 收稿日期:2009-10-16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以惊人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4.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0535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5.6%增长为41.2%,从1994年起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但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现有的研究文献仅仅停留在对加工贸易一般性理论规范的研究,或者局限于其产业结构和价值链等技术层面的分析(隆国强,2003;刘德学,2006;卢锋,2004),而对加工贸易的空间层面的研究甚少(黎国林等,2008)。本文将针对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与梯度转移进行探讨,以拓展加工贸易研究领域,并为推动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提出思路。
一、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的地理集聚特征
(一)东部地区是我国加工贸易最为集聚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分布稀疏
表1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是加工贸易出口最大的地区,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1995年到2005年,出口额从706.93亿美元增长到4077.19亿美元,所占比重一直在95%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表现出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特征。自2006年起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从2005年的97.90%下降为2008年97.14%,加工贸易出现了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迹象。1995年~2003年,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在20亿美左右波动,其后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较小且逐年下降,到2003年所占比重只有1.18%。2003年后,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呈现增长,所占比重有所扩大,2008年出口额达132.8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1.97%。西部地区出口额和所占比重更小,出口额在2005年仅为28.7亿美元,所占比重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从1995年的1.32%下降到2005年的0.69%。可见,我国加工贸易表现出明显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地理集聚的特征,但从2006年起显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迹象。
(二)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一个基尼系数的进一步描述
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基尼系数0来测度某个产业或收入分配的分散或集中程度。我们可以计算加工贸易在全国各省份之间未加权基尼系数,以反映加工贸易在全国地理集中的全貌。表2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基尼系数大于0.82,大大高于全国工业基尼系数0.45~0.49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高度地理集聚的特征。政策上,我国加工贸易长期以来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漫山放羊”的开放式监管模式,加工贸易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除西藏外各省均有加工贸易,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4省(直辖市),加工贸易在这4个省份内呈现出自身地理集聚的内在规律。1995年一2008年期间,这4省(直辖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5年76.6%逐步扩大,2003年后基本占到80%左右(见表1)。其中广东省独占鳌头,但呈下降趋势,占全国比重从1995年的57.3%下降到2008年的38.7%;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最快,占全国的比重从1995年的5.22%攀升至2005年的21.03%。
二、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的决定机制
加工贸易的地理集聚与转移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决定机制,笔者经分析认为,以下4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运输距离
为了说明运输距离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笔者选取“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各省加工贸易出口平均数(EX)与各省会城市到沿海港口较近的公路运输里程(d),运用Eviews3.10计算后的回归模型为
LnEX=10.41-0.67lnd
(16.72) (-6.02)
R2=0.5727 adjust R2=0.5569 F=36.19 D-W=1.585
F和t值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不过拟舍优度R2值稍低一点,D-W检验表明不存在自相关。d的系数为-0.67,说明d与EX负相关。且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就减少0.66个百分点(黎国林等,2008)。实证分析表明,随着与出海港口距离的增加,各地加工贸易规模发生相应的距离衰减现象。这说明运输成本在企业成本费用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加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