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及对策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据统计,世界贸易壁垒的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每年受TBT影响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25%以上,约为400-500亿美元。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0多亿美元,名目繁多且日益增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与标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纺织品出口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正好是技术壁垒的主要发源地和使用者。特别是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TBT将成为主要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TBT措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害有机化学品的限制与禁止
由于纺织品在前处理和印染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化学品,而纺织品又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很注重对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限制和禁止。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禁用的化学品主要有巴拿马粉、溴代乙酸、甲醛、多溴联苯等,有一些化学品的危害一经证实,这些国家将立法采取行动加以限制和禁止。
2、偶氮染料的限制与禁止
印染是大多数纺织品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有部分染料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欧盟都规定了有关纺织品染料的使用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纺织品印染生产和管理都比较落后,一些已被进口国淘汰和禁用的染料仍在使用,这显然会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3、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严格限制
纺织品服装中含有的重金属有砷、镉、铬、钴、铜、铅、汞、镍等,这些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天然纤维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和空气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使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染料和印染加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类重金属助剂等。德国、丹麦等许多国家均对上述几种金属在纺织品服装上的残留量做出规定。
4、服装附件的质重要求
欧盟、美国和日本对进口服装的附件如纽扣、拉链和装饰物等都做了规定,并以立法的形式将有关的规定标准化,如纽扣、拉链、装饰品等金属物。2001年底,中国30万件出口夹克衫因其上面拉链的重金含属量超过欧洲国家环保标准遭到其退货,损失几百万美元。
5、对阻燃值指标的要求
许多欧盟国家明确提出纺织品的阻燃性指标,如:英国和爱尔兰禁止床垫使用阻燃性能不佳的聚氨酯合成的泡沫塑料,儿童睡衣要求必须进行延迟燃烧试验等。
6、附加生态标签
发达国家关于生态纺织品服装的绿色标签和生态标签主要有Oeko-Tex Standard 100、Eco-Textile、Clean、Fashion、ToxProof、Steilmann、Otnl00及阳光标志等。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协调一致,相互承认,纺织品及其他许多产品必须带有这些标签方可进入该国市场。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及技术标准不健全,标准检查、检验设备落后。我国虽然于1998年先后发布了GB/T17592、GB/T17593、GB/T2912纺织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及甲醛的检测标准,但这些方法标准与国际最新发展的相关技术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检测技术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上需要重点研究解决样品净化、回收率和精密度低等技术问题。同时,我国在纺织品杀虫剂、有机氯载体、有机气味等项目检测及标准上的研究也很不成熟。虽然我国环保局于1998年8月3日颁布了“绿色植物纤维纺织品”环境标准,但是,我国技术标准有18000多个,采用的国际标准仅有7000个,不到38.9%。而且我国标准体系比较混乱,既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繁多但水平低下,不能有效的为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如:在2001年1月至10月,在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所受理的321批出口纺织品中,就有201批产品因只符合国内标准而未达到国外标准被退回。
2、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对生态标签认证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纺织品从原料到制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及废物的处理,很少考虑其对人生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有相应的法规,但要求标准也不够具体。特别是在印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劳动契约演变因素分析.doc
-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困境及路径.doc
- 我国区域性劳动力迁移经济效应.doc
-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大系统战略及其定位.doc
- 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浅析.doc
-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比较.doc
- 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经济分析.doc
- 我国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实践及探索.doc
- 我国半导体渐跃世界舞台.doc
- 我国及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doc
-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应对突发事件:2025年应急物流体系优化与升级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制造业精益生产案例深度解析2025年报告:流程再造与质量革命.docx
- 2025年潮玩消费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深度解析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在绿色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案例研究.docx
- XX行业人工智能产业链投资风险评估报告(2025年).docx
- 2025年农业大数据在农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策略报告.docx
- 植物基食品行业标准化研究报告2025:规范发展与国际接轨.docx
- 航空发动机制造高性能合金材料2025年应用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docx
- 工业余热回收在制造业绿色制造与环保法规符合性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