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对癫痫患儿血中IgA、IgG、IgM及CD3、CD4、CD8、ICAM-1水平影响.pdf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对癫痫患儿血中IgA、IgG、IgM及CD3、CD4、CD8、ICAM-1水平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对癫痫患儿血中IgA、IgG、IgM及 CD3、CD4、CD8、ICAM.1水平的影响 摘 要 目的: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 功能失调综合征,以神经元同步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癫痫发作为特征。近 些年的研究表明,癫痫发作及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 AEDs)治疗前后都可伴发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现象。本实验通过对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用药前后癫痫患儿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儿免疫水平的变化及AEDs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对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的 影响,深入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新型抗癫痫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对癫 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指导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本实验属于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对象:病例组: 50例患儿均为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 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初次确诊为特发性局灶性癫 痫患儿,根据患儿临床发作类型及脑电图分为左乙拉西坦组(30例)和 拉莫三嗪组(20例)。 对照组:20例均选择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经严格的体格 检查排除了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儿童。 所有儿童均于晨起空腹分别采集2ml不抗凝及lml枸橼酸钠抗凝 静脉血,病例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用药后6个月各采血一 次;对照组只采血一次。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型号Epics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 测血清免疫球蛋白lgA、IgG、IgM。 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l6.0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4-标准差(x4-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 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 中文摘要 (PO.05); ICAM.1(30.8664-1.118)含量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 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ICAM.1含量(28.9874-1.114)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 84-5.88 1)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 C04(36.8144-8.957)、CD8(27.61 显著性(PO.05),与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含量升高,与服药前前及服药3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与 4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组及拉莫三嗪组间比较,用药前左乙拉西坦组 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用药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 2 中文摘要 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在抗癫痫药物治疗之前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 ICAM.1升高,提示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病机制;新型抗癫 药治疗前后癫痫患儿自身对比免疫功能发生变化,说明抗癫痫药物不仅控 制癫痫发作,而且对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癫痫患儿存在免疫 功能的异常,提示在临床治疗癫痫的同时应注意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以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间粘 附分子.1 荚文摘要 The ofthelevelof changes in CD8、ICAM一1thebloodofchildrenwith epilepsy LEV、LTG taking ABSTRACT isacommonc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