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物观物,意在悠远
Seeing t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ng
and the idea of “distance” (yüan 遠)
中國傳統庭園的觀物方式
– 看與被看
看風景看自己成為風景一部份
兒童的觀點vs成人的觀點
為何要放假鶴?飛鳥的觀點遊目騁懷
為何設假山?以大觀小、以物觀物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
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地人合一的觀物方式
• 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
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
• 聖人之所以能一萬物之情者,謂其聖人之能反
觀也.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
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既能以物觀物,又安
有我於其間哉?
•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 〈觀物內篇〉
園林巧於因借,精在體宜 ,愈非匠作可為,亦非主人所
能自主者,須求得人、當耍節用。因者 :隨基勢高下、
體形之端正,礙木刪枒,泉流石注,互相借資 ,宜亭斯
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徑,頓置婉轉,斯謂「精而合宜」
者也。借者 :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晴巒聳秀,
粓宇凌空;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
自然與啟蒙
• 易經「蒙卦」(山水蒙) : 「象曰:山下出泉,
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卦辭: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
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唐朝王維 〈畫山水訣〉「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唐朝張璪 〈文通論畫〉「初畢庶子宏擅名於代,
一見驚嘆之,異其唯用禿毫,或以手摸絹素。因問
璪所受,璪曰: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畢宏於
是閣筆。」
–范寬(10th century) 「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
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
未若師諸心。」遂深居終南、太華諸山,飽覽雲煙
慘淡、風月陰霽難狀之景,畫藝日進,達到了「與
山傳神」的境界。宋《宣和畫譜》
南北朝宋 宗炳 〈畫山水序〉c. 430
• 聖人含道暎(應)物,賢者澄懷昧象。至於山水
質有而趣靈。
• 夫聖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
仁者樂,不亦幾乎。
• 聖賢瑛於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
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
郭熙〈林泉高致〉
•畫山水有體,鋪舒為宏圖而無余,消縮為小景
而不少。看山水亦有體,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
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
•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
游者,有可居者。
• 蓋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度見矣。真山
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
山水畫中的「遠」
• 山有三遠 :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
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
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
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
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郭熙〈林泉高致〉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
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2. 三遠法有別於定點透視法的仰
視、俯視、平視
•【早春圖】c. 1072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窠石平遠圖】1078
五代南唐董源【瀟湘圖卷】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