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修辞简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卷 第 6期 湘潭师范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1.30No.6 2008年 l1月 Joum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NOV.2008 矛盾修辞简析 邹晓玲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摘 要: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 了矛盾修辞与 “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 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 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修辞;逻辑;矛盾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o08)o6—0134—03 爱情 ,自古以来始终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话题。伟大 机统一起来了。 “受苦”是客观存在的,而 “享乐”只是一种 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在 16世纪就写下了脍灸人 口的诗句: 内心感受 ,两者并不矛盾 ,从而歌颂了梁生宝 “把受苦看作 (a)Coodnihgt,goodnight!Partingissuch801TOWthatI 享乐”的崇高思想境界。例 (4)“熟悉而又陌生”,看似矛盾 , shouldsaysooanightfillitbetomorrow. 实则一致。指的是原来熟悉的城市,但因为建设速度快 ,面 而伟大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在他的《赠日本女郎》中也 貌迅速改变,故陌生。 留下了精彩的表 白: (2)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睡莲花不胜凉风的娇 一 矛盾修辞的定位 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矛盾修辞法在汉语中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 , — — 沙扬娜拉 ! 先哲们就用矛盾修辞法来表达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感 莎翁笔下的s‘weet8OITOW”与志摩诗 中的 “甜蜜的优 情了。 愁”,两者措辞如出一辙,出语惊人,表达脱俗,这在修辞上 (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属于 oxymoron(矛盾修辞法)。 (6)危者,安其位也。乱者,有其治者也。(《周易·系辞 Oxymoron(矛盾修辞法)一词源 自希腊语 oxys(即sham 下》) [锋利]4-moros(即foolish[愚蠢]),意为 “突出地荒谬 ” (7)方 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pointedlyfoolish)。亚里斯多德曾说 :“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 (《庄子 ·齐物论》) 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 然而,在汉语中,矛盾修辞格常与其它修辞手法综合运 打动。”苏东坡也说过:“为文以反常合道为趣。”矛盾修辞正 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联系有区别,因而显得扑朔迷离,其 是这样一种语表 “不平常”、“反常”,而语里 “合道”的修辞 意蕴也变得更加精深而耐人寻味。由于国内修辞学界对矛 格。具体而言,所谓矛盾修辞,是指将词汇意义相对立、相 盾修辞法少有介绍研究,加上矛盾修辞法在应用时常常与 矛盾的反义词、反义短语 、反义句子置于一处,构成或联合 其它修辞手法处于交融粘合状态而容易迷失 自身的独立 结构 ,或偏正结构 ,或主谓结构 ,或转折复句的反义聚合,造 性,因此汉语修辞学著作往往把矛盾修辞现象归并到其它 成一种字面的不合逻辑的修辞方式。作为一种常用的积极 修辞手法中。有的把它归入 “对比”,有的把它纳入 “映衬”, 修辞格,它有以下两个简明扼要的特征:一是结构上由字面 有的称它为 “警策”或 “相反相成”。正确认识汉语矛盾修辞 上语义矛盾或不协调的字句组合而成,如俗语:打是亲,骂 与相关辞格的关系,确立矛盾修辞法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