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肌耐力训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肌力-肌耐力训练

* * 器械抗阻力主动运动 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 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 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 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 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 * * 抗阻运动方法—2 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 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 * * 抗阻运动方法—3 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 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牵引方向与肢体应成90°直角,肌肉可发挥最大力量 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应停2~3秒。 * * 抗阻运动方法—4 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 用弹簧的弹性做阻力 * * 抗阻运动方法—5 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 用摩擦力做阻力 摩擦阻力难以控制、不稳定,不便于数字表示,易磨损,较少用。 * * 抗阻运动方法—6 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 对抗水浮力的运动,可在四肢末端拴上浮子,再向下运动克服浮力的阻力。 * * 操作程序 强度: 依训练目的、损伤恢复阶段、患者身体状况,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时或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 负荷量: 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即10RM; 康复进展期,也可用体重的百分比计算,例如:下肢伸展训练为20%体重,下肢下压训练为50%体重。 * * 速度: 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抗阻训练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和减少势能作用。 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 前者在某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 。 * * 重复次数: 增加肌力为目的时,重复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15~20次; 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30~50次。 组数;为每一训练段中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 训练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 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12RM×2组、3RM×6组。 频度:隔日或4~5次/周。 疗程: 增强肌力为目的时,应至少6周以上。 (八)训练注意事项 . * * 避免代偿运动 增强肌力训练中,不允许出现代偿运动。 如髋关节屈曲,当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时,缝匠肌可出现代偿动作,即髋部屈曲时将出现下肢外展、外旋。 肌力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可利用徒手或固定等方法来抑制患者出现代偿动作。 * * 肌力与关节角度的关系 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 * * * 掌握正确的运动量 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 训练时的负荷量要缓慢、逐渐地增加。避免过度训练现象。 * * 训练应在无痛状况下进行 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 如训练引起患者所训练的肌肉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不适感,而且也使训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则应在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训练。 * * 注意心血管反应 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 用力时要吸气、放松时将气体慢慢呼出。 * * 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应在良好指导下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 * * 其他——1 注意调节阻力施加的部位、方向。 采取适当的姿势、体位 肌力下降同时伴有肌痉挛的患者不应强调单块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程度。 * * 其他——2 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并适当考虑各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 由于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密切,故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 * 其他——3 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中应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选择合适的地点 安静的环境中,患者能集中精力训练以及便于调整训练体位和姿势。 做好正确详细的记录 二、肌耐力训练 . * * 1、定义 肌耐力 肌肉持续运动进行某一项指定活动的能力或所能维持的时间,而不能继续某一项指定任务时成为疲劳。 因此肌肉耐力也被认为是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力。 肌耐力训练 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即为专门针对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 * * 2、与肌力训练的区别 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即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 但严格地说,发展肌力和耐力在方法上并不相同。 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高强度,少重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才能有效(小强度,多重复)。 * * 3、与肌力训练的联系 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密切相关 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增长不利。 最大动力性肌力和动力性耐力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