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4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第八节 亚病毒类 起许多经济植物,如马铃薯、番茄、苹果、柑橘、椰子等的严重病害。人的丁型肝炎病也是类病毒。 类病毒分子小,不编码蛋白质,它们的基因组包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为了表达它 * . 第八节 亚病毒类 的遗传信息,类病毒RNA必须与其寄主紧密结合,其环状RNA分子只是使用寄主的复制酶才能进行复制。类病毒RNA必须包含适当的信号才能使之转运到植物细胞核。 ㈡类病毒结构 * . 第八节 亚病毒类 由于广泛的分子内碱基配对,类病毒按能量最低原则形成一种棍棒状结构,但存在一些单链区。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浓度氯化钠的溶液和高温等,结构发生转换,如形成新的发夹结构等。 * . 第八节 亚病毒类 ㈢类病毒的复制 类病毒复制只是RNA到RNA的直接转录,无DNA复制中间体的存在。类病毒不能呈滚环式复制模式,复制的最终产物是单体环状(+)RNA * . 第八节 亚病毒类 分子,其复制中间体由核酶切割成单位分子长度的线性分子,再连接成环状。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排放的发酵液应灭菌后再排放,如发酵液已被污染,应以80℃处理2~5min,严禁活菌体排放。对于倒罐所排出的废液应灭菌处理后才放出,下次空消加福尔马林溶液熏蒸等方法。提取后废弃的含有菌体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的母液不能乱洒,应经密闭的阴沟向远离空压机房和发酵车间的地方排放。 三.净化环境 发酵工厂净化环境是消灭或减少噬菌体和杂菌污染的基本措施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之一。具体做法是: ①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定期清扫,定期消毒,定期检查。 ②定期用灭菌药剂在厂区喷雾,消灭空气中的杂菌和噬菌体。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③车间四周不要乱堆东西,要清洁整齐,经常清扫、冲刷、洒漂白粉等。 ④车间地面与厂内道路尽量修成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以利冲洗和消毒。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四.使用抗噬菌体菌株和定期轮换生产菌种 定期轮换菌种也是有效预防噬菌体的手段之一。如果在大量发酵过程中发现有噬菌体污染,为避免更大经济损失,可以接种另一种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菌,继续发酵,或者在发酵早期发现有噬菌体污染,且残糖较高时,先85℃维持10~15min,再重新接种继续发酵。使用抗噬菌体菌株和定期轮换生产用菌。选育和使用抗噬菌体的生产菌株是一种经济有效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手段。 五.基因防治噬菌体侵染 利用质粒编码的基因防治噬菌体侵染几种方法: 干扰噬菌体对细胞的吸附。干扰吸附的质粒,它们的机理各不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相同。如质粒产生含半乳糖的脂壁酸质、产生抗原等引起噬菌体不能吸附细胞附着点。 限制和修饰。质粒产生限制酶和修饰酶,破坏外来DNA的复制和行使正常功能。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流产侵染 流产侵染机理比较复杂,有R/M的作用,也有热敏感噬菌体抗性(Hsp+)的作用和其他的因素。 利用反义RNA防治噬菌体侵染。多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数噬菌体都有一个1.6kb的EcoRI的片段,用它进行分子杂交,证明90%以上的噬菌体有同源性,把1.6kb片段反向插入启动子的下游,可产生抗性作用。从而起到了防治噬菌体的功能。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六.乳晶噬菌体的控制系统 噬菌体对乳品发酵剂的侵染依赖于发酵剂培养基中的游离钙离子的存在。如果乳中缺少了游离钙,则噬菌体对多种属于N组的乳酸链球菌的侵染受到抑制。现在已有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比较成功的抗噬菌体培养基,如PRM(phage-resistant medium),或称为PIM(phage-inhibitory medium)。采用磷酸盐将脱脂乳中的钙螯合后,可用于PRM/PIM的商业化生产。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七.菌种被噬菌体污染后的补救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对噬菌体污染应采取一些切合实际而且行之有效的补救方法。如在谷氨酸生产中,有的厂对每批种子进行双层法检查。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同时,对被检种子进行降温保压处理,以确保接入罐内的种子无噬菌体污染,从而消除了噬菌体的为害。如果发生了噬菌体污染要大量接人另一菌种的种子或发酵液,继续发酵,以达到减少损失、避免倒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罐的目的。还可利用草酸、柠檬酸或其他铵盐和钠盐,对于预防噬菌体的污染和继续侵染,确保种子的安全生产均有成效,还有可能提高产酸量。在丙酮丁醇生产中,可有计划地轮换使用不同菌种,以达到 * . 第五节 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防治噬菌体的目的。利用枯草杆菌生产酶制剂时,利用吲哚有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