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种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资料棘胸蛙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铜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2011年4月22日) 一、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   棘胸蛙又名石蚌、石鸡,属两栖类、无尾目、蛙科、蛙属。喜欢栖息于山溪、沟汊及其它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下雨前后爱跳跃,可跳80cm高,但驯养后则跳不高。棘胸蛙体形扁平,头偏小,嘴宽且秃,与普通青蛙有很大区别。眼大凸出,夜间对着光线,似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棘胸蛙的体色有好几种,最常见的为黄褐色。成蛙一般体长10~20cm,体重250~350g,最大的可达500g。棘胸蛙生长水温为12~24℃,最适温度为18~22℃。其蝌蚪期食浮游生物,成蛙主要食昆虫类。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蝇蛆和配合饲料等。当饵料不足时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棘胸蛙开始潜于水底或水中杂草间冬眠。温度回升至10℃以上时,冬眠结束,开始摄食活动。   二、蛙池的建造   1.蛙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凉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池边种树遮荫,落叶可供蛙隐蔽冬眠。   2.成蛙池   蛙池呈长方形,周围建墙,墙高1.5m左右,池与墙之间留有陆地。水面与陆地面积之比为1∶2。每口蛙池池水面积40m2左右,池深0.5~1m,池底稍向出水口方向倾斜。池两端设进、出水口。水边的陆地种树遮荫。   3.幼蛙池   池面积只需成蛙池一半,其余要求与成蛙池相同。   3.蝌蚪池   池面积10~15m2,池深0.5m。池壁和池底用水泥抹平,池底略倾斜,池端设进、出水口。池岸坡度要缓,以利于蝌蝌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三、棘胸蛙的繁殖   1.种蛙的选择   棘胸蛙经过一年的饲养,达到性成熟。选择体重250~400g,无伤无病者作为种蛙。一般采用自然繁殖法。雌雄比为2:1。雌蛙体型较宽,前肢短小,腹面细嫩光滑。雄蛙体型较大,前肢短粗,强壮有力,趾上及胸部有黑色小突出物,用手摸有明显感觉,可以依此区分蛙的雌雄。   2.繁殖   棘胸蛙在我县从5月上旬开始产卵,直至9月底结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盛产期,产卵期水温为18~22℃。性成熟的亲蛙在繁殖季节发出求偶的鸣叫声,借以招引对方。接触后双双抱对,雄蛙伏于雌蛙背上,雌蛙产卵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卵子上。一次产卵时间随产卵量的多少而异,一般10~20分钟。产卵量随雌体大小而异,一般2300~4000粒。棘胸蛙的卵呈圆形,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极为白色。卵径1.3~1.5mm,卵外有胶质膜,卵产出后,吸水膨大,可达原卵径的2~3倍。其膜相互连接成片状粘附于蛙池的两壁。卵刚产出时,有的动物极在上,有的植物极在上,待转位后,才全部是动物极在上。若还有植物极在上的,则为未受精卵。受精率一般可达90%以上。   3.孵化   蛙卵不能在土池中孵化,以防蛙卵跌落池底被泥土覆盖而造成胚胎死亡。孵化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4~5m2。池深80cm,水位控制在70cm。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孵化时间的长短受水温、天气的影响而稍有不同,天气好孵化就快,反之则慢。一般2~3天可孵出蝌蚪。刚孵出的蝌蚪很小,呈舌状,3~5天后变成头大尾小的蝌蚪。刚孵出的蝌蚪怕激烈振荡,要尽量保持孵化环境安静。当饵料充足营养好水温在19~21℃时,蝌蚪经40天左右长出前足,至70余天变态完毕。   四、棘胸蛙的饲养管理   1.蝌蚪的饲养   管理蝌蚪个体小,体质嫩弱,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的抵抗能力差,因此必须加强蝌蚪阶段的精养细管,以利于提高成活率。刚孵出的蝌蚪,经2~3天后腹部的卵黄囊消失,开始喂食。开口饵料可用熟蛋黄和豆浆,每4000只蝌蚪每次喂蛋黄1只,每天2次。5天后可喂配合饲料。投饵量随蝌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投饵时,饵料可直接撒于水面。池内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放养密度要合理,放养量随蝌蚪的不断长大而减少。一般孵出后10天的蝌蚪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800~1000尾,15天后的蝌蚪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饲养阶段应坚持早晚巡池,经常清除野蛙、水蛇、野杂鱼和鸟类等敌害,并随时加注新水,保护蝌蚪安全生长。2.幼蛙的饲养管理蝌蚪饲养70天变态完毕,长出四肢,成为幼蛙。由水生变为水陆两栖,移入幼蛙池饲养。幼蛙池水深50~60cm,每平方米水面放养200~350只。增加水蚯蚓、蝇蛆、红虫等鲜活饵料,也可适当混入配合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还可以在水面上装诱蛾灯,夜晚诱蛾作为蛙饵。随着蛙体长大,跳跃能力增强,放养密度要逐渐减小,不断移入成蛙池中饲养。   3.成蛙池的饲养管理   成蛙池每平方米水面放蛙20只左右,水深0.5~1m,池内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供栖息、产卵。坡地挖些洞,池面盖板,供栖息过冬。池边种葡萄、搭瓜棚、种树等遮荫。商品蛙要给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