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容南北两宗 重振青绿雄风(两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融容南北两宗 重振青绿雄风(两则)

融容南北两宗 重振青绿雄风(两则) 融容南北两宗重振青绿雄风 ――赏吴湖帆《秋岭横云图》 文/唐恺 张大千曾经说过:我的山水不如吴湖帆。 吴湖帆(1894-1968)出生在苏州南仓桥畔,一个世代书香的望族人家(祖父吴大徵,外祖父沈韵初)。初名翼燕,字东庄,后改名吴万,号湖帆。1939年中年亡妻后更名吴倩,号倩庵。 十三岁的吴湖帆开始扶桑之游。不久回国后又到苏州的“草桥学舍”(当时同窗读书的有叶圣陶,郑逸梅,颜文梁,蒋吟秋等硕学巨子)。在这里,吴湖帆较系统地进行了中国书画的基本训练(指清四王传统山水画),继而跨入了自学(董其昌书画)的阶段。 1924年为躲军阀战乱,吴湖帆举家迁往上海,租住在嵩山路(寓所名为“嵩山草堂”)。在这里,吴湖帆又结识了赵叔儒和叶恭绰等名家。不久画名日隆,上海画界传出了“南吴北张”之说。画家的名声和传统功底,主要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1949年不少同仁劝吴湖帆转道海外,就在犹豫两难之际,姨表兄黄炎培的劝言,使吴湖帆对新中国寄予了新的希望,并说:“我只希望今后以我的书画艺术为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解放后,吴湖帆先后担任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文管委员等职。他的专长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发挥。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中国画院,吴湖帆是第一人选,还有潘天寿,傅抱石等人。 纵观吴湖帆的艺术生涯,董其昌的书画艺术(南宗)和宋元山水画(北宗),是他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尤其对董其昌书法的临习,竟有半屋之多(后又学宋赵佶的瘦金体)。 吴湖帆对中国书画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色彩的变化提到了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皇家贵族的青绿山水终于获得继承和发扬。吴湖帆一贯提倡山无水不秀,故他的画风特点很明显: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独树一帜。本文介绍的《秋岭横云图》就是最好的说明。 该画是作者1948年仿五代董源江南山水画法的杰作(水墨设色纸本)。画面草木丰盛,秀润多姿,天真情幽,一派祥和;几丛红叶在苍翠松针间隐约可见,虽浓而不俗;山石以石绿,赭石,墨青间叠而成,既有变化又见质感,色彩和云气相吻相合;重色线条的勾勒皱写与墨色相辅相成,整幅画面虽重金镂彩却不失清逸幽雅。 吴湖帆不愧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代大师。 宋代的“斗茶” 文/顾忠成 华东师范大学古玩班应会考试中有一只茶盏,要学生看实物并鉴定其品种、窑口、新旧年代、价值评估,更重要的是艺术欣赏。这里我不揣浅陋,谈谈茶盏的艺术鉴赏。 1200多年前,即公元8世纪,中国第一部茶学的名著《茶经》问世。作者陆羽自豪地将自己论茶的著作尊称为“经”,足见他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负。千年之后,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绿茶选为世界6大饮料之首。 茶盏,是饮茶的工具。中国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到了宋代发展到高峰,出现了品茶、斗茶(也称“茗战”)之风。当时上层社会里为了把最好的茶叶贡献给皇室,千方百计搜罗好茶,经过“斗茶”评出“斗品”,作为官茶进贡皇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的序言中,将斗茶风气誉为“盛世之清尚”,其实斗茶是古代茶品质评比的方式,对茶具也颇有要求。蔡襄在《茶录》中记述“点茶……着盏无水痕为绝佳”、“茶盏……宜黑盏”。 这次考试的茶盏正是宋代的茶盏,建窑黑釉,底足宽厚,内足浅挖,施釉不到底,是典型宋代斗茶之器物。为何宋人爱用黑釉茶碗、茶盏?主要当时评茶的标准是“茶色贵白”、“茶味主甘、滑”、“着盏无水痕为绝佳”、“茶有真香”,等等。因此用黑釉更能衬托,体现茶的“珍鲜馥烈”。 宋代我国南北方都有黑瓷生产,器形主要有碗、盘、盏、罐等,但其中碗、盏的产量最大,这与宋人的斗茶习俗有关。宋代的窑口很多,以福建建阳窑和江西吉州窑的产品质量最高。 建窑的黑釉茶盏,兔毫茶盏和吉州窑的玳瑁斑茶碗都是十分珍贵的古代茶具文物。品相好的都在万元以上,是非常值得收藏与把玩的。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