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1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08
第35卷 第6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ol_35No.6
“吃讲茶”习俗与民间纠纷解决
陈会林
(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吃讲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一种专门的解纷习俗。它的解纷模式属于不同于国家解决
和个人解决的社会解决模式。这一模式以临时集会的形式,以茶馆为纠纷解决场所,以“中人”或茶客为解纷主
体,将民间调解与民间审判有机结合。它所走的多元化解纷路线、它对民间和谐文化元素和民间公共舆论场所的
利用等因素,对于矫正中国今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 “诉讼单边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吃讲茶;习俗;纠纷解决;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6—0052—06
我们在考察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过去的中国民间有一种专门用来解决纠纷
的民俗叫做 “吃讲茶”。这一解纷习俗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如何解决纠纷的?又为何衰落?有没有复
兴的可能?能不能为矫正今天在纠纷解决机制问题上出现的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 “诉讼单边主义”提供一
些有益的传统本土资源?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对 “吃讲茶”习俗略加考析。
一
、 “吃讲茶”:解决纠纷的专场茶会
1.载籍中的 “吃讲茶”习俗源于何时何地,似 已无从查考 现在所知见的有关载籍主要是清末 民初
的民俗汇编和清人笔记、小说。如胡祖德 沪《谚外编》中说:“吃‘讲茶 ’:因事争论,双方往茶肆中,将事由
宣之于众,孰是孰非,听凭公论。”…盯徐珂 《清稗类钞》记载:“吃讲茶者,下等社会之人每有事,辄就茶肆
以判曲直也。凡肆中所有之茶,皆由负者代偿其资,不仅两造之茶钱也。”2[1鹕郁慕侠的史料笔记 《上海鳞
爪》记载:“下层社会中的群众们,双方每逢 口角细故发生,必邀集许多朋友到茶馆里去吃讲茶。怎样叫
吃‘讲茶’呢?就是双方的曲直是非,全凭一张桌子上面去审判。倘结果能和平解决,由一和事老者将红绿
茶混合倒入茶杯,奉敬双方的当事人一饮而尽 ,作为一种调和的表示。”[31“
“吃讲茶”习俗也在民国时期的一些小说中反映出来,如李劫人 暴《风雨前》这样描述长江上游川渝
地区的 “吃讲茶”情形:“假使你与人有了口角是非,必要分个 曲直,争个面子,而又不喜欢打官司,或是作
为打官司的初步,那你尽可邀约些人,自然韩信点将兵,多多益善,——你的对方 自然也一样的。相约到
茶铺来。……大家声势汹汹地吵一阵,由所谓中间人两面敷衍一阵,再把势弱的一方数说一阵,就算他的
理输了,……将两方儿桌或十几桌的茶钱一并开销了事。”}415
今人考察和转相介绍 “吃讲茶”习俗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笔者知见的主要有 《中国文化要义》、街《
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TheTeahouse:SmallBusiness,Everydayeul—
ture,andPublicPoliticsinChengdu,1900—1950}、《天下四川人》、太《湖茶俗》、《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常熟
地方小掌故续编》、《趣谈中国茶具》、《茶趣》、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旧上海黑幕》、流《氓的历史》以及
日本人千鹤大师的 《茶与悟》等等:梁漱溟在 《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民间纠纷(民事的乃至刑事的),民间
自了。或由亲友说合,或取当众评理公断方式,于各市镇茶肆中随时行之,谓之 吃‘讲茶’。”陈世松 《天下
四川人》中说 :“四川俗语说:一‘张桌子四只脚 ,说得脱来走得脱’。当民间在房屋、土地、水利、山林、婚姻
等方面发生纠纷,争执不下时,便 由双方当事人出面,共同邀请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作为主持人,通过在茶
馆说理,以调解和处理纠纷:这就是在旧时四川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勾兑方式—— 吃‘讲茶’。”[51“有意
思的是,我们还在文献中看到西方的黑手党也有类似中国“吃讲茶”的纠纷解决方式。如美国作家约瑟
[收稿 日期]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pdf
- ^1H—MR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pdf
- ^12C^6+重离子辐照对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pdf
- ^90Sr-^90Y源衰变电子在空气介质中的径迹结构理论模拟.pdf
- ^220Rn子体结合态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实验研究.pdf
- ^239Pa的鉴别及其特性.pdf
- “《劳动合同法》的时代使命”专题——《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pdf
- “3S”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以研究哈尔滨市城区热岛效应现象为例.pdf
- “5·12”地震绵竹城区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pdf
- “5·12”汶川地震对宝鸡市陈仓区工业厂房破坏的调查及震害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