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究的新突破.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5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Mav2008 第3期 Journal of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3 《论语 研究的新突破 孔德立 摘要: 论语 是研究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基本文献。然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文字产生了许多讹误;前人注 释,也存在大量误说。黄怀信先生的新著 论语新校释 ,在文本校勘与文义诠释方面,提出了为数众多的新说; 在章节分合以及义理阐释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解开了许多长期困扰学界的疑团,其在 论语 研究中的 创新与贡献是空前的。 关键词:校勘;诠释;分章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8)03—0094—04 黄怀信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与教 诸唐写本、定州汉墓出土竹简本为参校本,参考前人 学工作,已经为学术界奉献了多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校勘成果,共校明旧本脱 (含后人妄删)字76个、衍 的研究成果。比如他对《逸周书》、《尚书》、《小尔雅》、 (含后人妄增)字69个、讹误 (含后人误改)字54 《鹃冠子》、《诗论》、《大戴礼记》等历史文献的整理 个、音误字46个、二字颠倒者3处、三字或五字颠倒 研究,为学者们研究古代历史、哲学与思想文化提供 者4处,错简、错乱及因错简而脱衍、后人误移、旁 了诸多便利,受到学界广泛赞誉。由三秦出版社于 注阑入等多处凡50余字。通行本《论语》果真会有这 2006年9月出版的《论语新校释》(以下简称《新校释》) 么多的问题吗?经过认真阅读,笔者认为 《新校释》 一 书,是黄先生奉献给学术界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于 的新说除了个别地方或许还值得商榷以外,其余基本 每篇有题解,每章原文下有 “校”、“释”、“训译”、 上都能站得住脚。而很多地方的校改与诠释,更是解 “章旨”,即从形式上看,亦堪称众多 《论语》整理 开了长期困扰在人们心中的疑团,为正确理解《论语》 著作中最完善的一种。书后附庞素琴所编的 《论语》 及孔子思想带来了新的契机。这里,我们谨从以下三 原文逐字通检,更给读者提供了方便。 个方面对 《新校释》进行具体评析: 一 《新校释》首先在 《前言》中对 《论语》的名义 . 校改更加接近 《论语》的原始面貌 与成书问题提出了新说:认为“论语”为“经过讨论 文本的优劣,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杨伯峻先 的语录”之义,旧读“论”为“伦”是没有道理的; 生的 《论语译注》是当代流传最广的 《论语》读本, 指出《论语》的编辑大体经过了两次大的过程,初辑 在此处,我们称之为“通行本”,谨以之对比《新校 在孔子既卒,众弟子奔丧聚首之际,先由众弟子各言 释》之异同。 所记、各述所知,然后就共知者进行讨论确定,由原 1.通行本 《学而》第十五章篇: 宪、曾参等专人负责纪录下来,当时所辑主要包括今 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也?” 前十五篇和第十七篇之基本内容 (不含弟子语录), 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其余四篇(主要为弟子语录及行事)及前十六篇中的 从内容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子贡在向孔子请教, 弟子语录为曾子卒(公元前436年)后不久其弟子所增 孔子答子贡之问。但“子贡”后并无“问”字。而 补。 皇侃的 《论语义疏》此处却保留了“问”字。可见 《新校释》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通行本《论 “问”字是在传流过程中漏掉了。从 《论语义疏》 语》原文的校勘、诠释、分章、训译、章旨等多个方 中我们还发现,此章原本在 “贫而乐”后有 “道” 面,但最突出的,笔者认为是在校勘方面。《新校释》 字。这样,今本此章就脱了两个字。脱“问”字不 以醑忍堂刊唐开成石经本为底本,以传世诸本及敦煌 能突出予贡的问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