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轮鉴赏1快速把握诗歌的多种情感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专题一 如何快速把握诗歌的多种情感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典型答卷总结出现的问题。 2、掌握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的方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病例展示 病例一:诗歌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词的上片展示了一片春景凋零的景象,“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这种豁达之情。 诊断:审题不清,题干问的是多种情感,找出两种情感进行分析即可;对于诗歌情感分析并没有展开,不具有说服力。 病例展示 答案二:1、表达了对自然界勃勃生机的赞美。万事万物不因一件事情的消亡而消亡,它一定孕育着新的希望,花褪后,会生成青杏,就是一种希望和生机。 2、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诗人独自彷徨在墙外,无人理解和陪同,表达了无法排解的忧愁和寂寞之情。 诊断:要点一对题意审读不清,并未读懂诗歌意义。从上片中“花褪”“柳棉吹又少”等意象,读者很明显会发现这里营造的是一种对烟景不再,芳华逝去的遗憾之感,有惜春之情。要点二同样对于情感的把握不准确,“孤独”从何得出,不可臆断。对于题目提供的注解要认真研究,诗人被贬,以及通过知人论世,苏轼流露的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等常规情感去考虑。 正解 ①惜春之情。作者在上阕描摹了杏花凋零、柳絮飘飞的暮春之景,寄寓了面对春归的伤逝之情。 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 ③多情不被理解的惆怅。下阕的“佳人”不知“墙外行人”谛听自己笑声的深情,行人的“多情”却遇到佳人的“无情”,这正反映了作者不被理解的惆怅。 [4分,点明一种情感1分,对应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写“宦海浮沉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对韶光流逝的惋惜”也可。]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郡圃春晚 韩琦①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②堂堂。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 考题呈现●2015揭阳一模诗歌鉴赏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内涵。 病例展示 病例一:①首颔两联写出诗人的志向如“春水”,以天下为己任,却有如“杨花,林鸟”被闲置的壮志难酬。②颈联写出闲暇不能减轻自己的病痛,渴望有所作为的孤寂无奈之愁③纵是愁绪万千,却是无法假酒消愁,更引愁绪无法消减。 诊断:对“春水”,“杨花”“林鸟”等意象在诗文中的象征义理解有误,进而牵强附会地体会表达的情感。要点二前后说法并没有联系,缺乏明显的逻辑联系,“渴望有所作为”怎么就是“孤寂无奈之愁”呢;要点三根本没有交代愁的具体指代,属于答非所问。 病例展示 病例二:春晚之中,春水满堂,清香飘散,俨然是一幕美景。可这美景却引起诗人心中的愁。春天再次来到,而自己却不再年轻,这是“第一愁”。回想自己的过往,哀叹自己再无机会重回沙场,此为“第二愁”。纵使自己回到战场,也无法如同过往一般骁勇善战,此为“第三愁”。 诊断:这三个要点基本上是脱离了文本主观臆断其情感了。没有根据诗歌本身的一些信息有效地揣摩情感,没有掌握诗歌情感的把握方法。 病例展示 病例三:①诗人见到春景之美,杨花林鸟之趣,由自己之“闲”联想到被闲置相州而碌碌无为,顿生春“愁”,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②“万愁”并非单自己之愁,还有对天下百姓疾苦的忧愁,对国家命运之愁。 诊断:同样对意象的象征义把握不准,并未完全读懂诗歌。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存在有先入为主的理念,不能够从诗歌本身的一些信息中去揣摩诗歌的情感。 正解(2)结合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