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龚自珍的诗文创作及其影响.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龚自珍的诗文创作及其影响

龚自珍的诗文创作及其影响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生在三世京官的官宦世家庭和书香门第。父丽正,曾署江苏按察使,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自珍年十二,外公授许氏部目;年十四,考古今官制;十五岁,诗集编年;十九岁,开始参加科考。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主要著作: 《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平均篇》等。在这些文章中,龚自珍对腐朽黑暗的现实政治和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向往、期待和呼唤社会的变革。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明良论》(1813)是龚自珍写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政治论文,深刻地揭露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朝廷风气,以及吏治、用人方面的种种弊端,对于吏治许多方面提出了很多改革性的思想主张。 四论皆古方也,而中今病,岂必别制一新方哉?耄矣!犹见此才而死,吾不恨矣。 ——段玉裁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盖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 ——《明良论二》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尊隐》尖锐地指出封建社会已经到了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 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的“昏 时”,清王朝的统治到了崩溃的边缘。通 过对“京师”(代指朝庭)和“山中”两 种力量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作者热情赞 扬了“山中”的勃勃生机,认为“山中之 民”正是消除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种种弊 端、挽救封建王朝的末世命运的力量。 少年尊隐有高文, 猿鹤真堪张一军。 难向史家搜比例, 商量出处到红裙。 ——《己亥杂诗》第241首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乙丙之际箸议》(1815-1816)二十多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术、个性解放等方面,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龚自珍深沉的忧患意识、彻底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改良社会的美好理想。 一.青年时期(1792-1818)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乙丙之际著议第七》 文格渐卑庸福近, 不知庸福究何如。 常州庄四能怜我, 劝我狂删乙丙书。 ——龚自珍《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之二 二.京居时期(1819-1839)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应会试,落第。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应会试,落第。 道光二年(1822)三月,应会试,落第。 道光六年(1826)三月,应会试,落第。 道光九年(1829年;38岁 )三月,应会试,中第95 1819年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识宋翔凤。 认识魏源、包世臣等; 与王念孙相过从; 花之寺雅聚。 二.京居时期(1819-1839) 龚自珍幼承家学,治古文经学。认识刘逢禄后,从刘逢禄学习,接受今文经学《春秋》公羊学派的影响,对今文经学经世致用、托古改制精神多有颖悟。 游山五岳东道主, 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 使我衣袖三年香。 ——《投宋于庭》 昨日相逢刘礼部, 高言大句快无加。 从君烧尽虫鱼学。 甘做东京卖饼家。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之六》 二.京居时期(1819-1839) 经书确立以后,解释和研究经书的学问逐步兴起幷日益发展,这就是经学。经学本身衍生出很多学派,而贯串二千多年经学史的学派之争,只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二者主要区别:1、文字与版本不同:今文经就是西汉初年用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由秦亡后幸存的儒生们口授的经书;古文经就是东汉初年据说在秘府图书中发现的和据说在孔府夹壁中发现的,用秦以前古代的籀文书写的经书。2、治学方法不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不仅仅是所依据经书的不同,在学风上也不一样。今文经学派喜欢谈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而古文经学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