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化学课堂教学的“兴奋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化学课堂教学的“兴奋点”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但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往往会使一些教师缺乏激情,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没有活力,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精心设置思维材料,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化学知识,即寻找化学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正是本文想与各位同仁交流的宗旨。   一、让课堂多一点“化学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化学实验现象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味”就是要多用实验教学,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做实验。教学一些无现象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现象的实验。如分子运动的性质,可制作一株滴有酚酞的棉花树,旁边放一杯浓氨水,棉花变成了红色,学生观察到了氨分子运动遇到酚酞并使之变红的现象。一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可改为3~5人的小组实验,取2mL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让小组成员逐个触摸试管外壁,感受放热现象。学生亲自参与了化学实验过程,目睹实验现象,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增强化学课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采用新颖的授课方式,强化师生交流   长期的、单一的授课模式会使师生处于一种疲惫的、习以为常的状态,思维也会形成定势,课堂收效不高。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模式,发散思路,强化师生交流。如在讲授金属活泼性课题中,我采用了游戏式教学法,在班上找了三个性格活泼和一个内向的学生,让他们分别戴上写有Mg、Zn、Fe、Cu符号的纸环,手上各捧一块写有HCl的纸板,让班上最活泼的学生戴上写有Mg   的纸环,他表情夸张,一脸痛苦,哎哟、哎哟地在呻吟,戴有Zn纸环的学生表情次之,也在轻声低吟,戴有Fe纸环的学生则在身上东挠西抓,感觉好像身体不舒服,戴有Cu纸环的学生则安然无恙。下面的学生看得哈哈大笑,我随即邀请下面的学生评判谁表演得最棒,趁机比较出四?N金属的活动性并介绍金属活动顺序表。学生在兴奋的氛围中很快掌握了金属的活动性。   看电视、上网是学生喜爱的休闲方式,在教学中可借鉴时下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复习酸、碱、盐的知识时,可借鉴“一站到底”节目,教师当主持人出题,把学生分成若干方阵,每一方阵推荐一位答题人,答题时本阵容的学生可帮助答题;课堂教学时让各阵容学生进行车轮大战答题,在黑板上记录各阵容的得分情况并及时纠错,最后评出优胜方阵,给予奖励。   三、对教材进行情感化处理   备课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点,并赋予其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双重价值。将它们设计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活动的兴奋中心和思维活动的集中指向,即“情感融合点”或思维兴奋点。   1.注重收集本地新闻事件,将其与所讲授内容巧妙结合,便于激起学生的“情感兴奋点”。在选编习题时,可将本地、本校、本班的事例、人物设置其中,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2.注重语言的作用,注入语言兴奋点,尽量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如讲授金刚石、石墨时,将其喻为“双胞胎”,回忆微量元素铁、铬、锰时,将其谐音为“铁哥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很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3.激发思维兴奋点。在讲授习题中,可将教师评讲改为让学生说题,让其把审题、分析、解答一一说出,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去伪存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实践中,经常有一些学生听得懂却做不出题,若让其经常进行说题,可使学生互相激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及综合素养。   4.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制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感情。如讲授可燃冰时,可联系到中日钓鱼岛争端、东海海域蕴藏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为中华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四、让教师自身成为“教学兴奋点”   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进取,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期待上化学课。即让教师自身成为“教学兴   奋点”。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注意运用生动、活泼幽默的语言讲课外,还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善于鼓励学生,善于运用身体语言、眼神等。如遇到有些学生想发言却又欲言又止时,教师可用温柔的目光,脸带微笑地看着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期待。网络时代,教师要不甘落后,熟悉计算机知识,不但能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要能与学生融洽相处,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渗透化学知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寻找兴奋点,让学生情绪饱满地学化学,渴望上化学课,这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所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朱洪明.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体验的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   [2]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