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华师大版高一历史总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高一历史总复习

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北宋建立 契丹建立 西夏建立 960年 916年 1038年 阿骨打建金 1115年 靖康之耻 1127年 蒙古建国 1206年 忽必烈建元 1271年 考点解析: 一、北宋的建立(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北宋长期与辽、西夏和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二、文官体制(B) 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佣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在政治、军事方面进行了改革。 (1)集中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军队部署实行“内重外轻”原则(禁军和厢军);更戍法(将兵不识); (2)重用文官——通过科举大量提拔文人做官,重要官职由文人担任,形成文官政府;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 考点解析: 三、科举制的完善(A) (1)制度创设宋朝继承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宋朝科举主要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殿试由皇帝直接面试。为了防止考生徇私舞弊,开创“弥封”、“誊录”制度。宋代科举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2)科举制的作用: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积极影响。 弥封 誊录 考点解析: 一、北宋、辽、西夏鼎立的局势(A) (1)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在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政策。1005年,北宋、澶渊之盟。宋辽之间的战争状态结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2)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1044年,西夏与宋、辽达成和议,形成三国鼎立局势。 考点解析: 二、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绍兴和议(A) (1)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仿汉制,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2)1127年,金攻入宋朝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3)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岳飞等将领长期与金对峙。1141年,“绍兴和议”。形成宋金长期对峙局面。 三、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A) (1)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汁)建立大蒙古国(地跨欧亚)。 (2)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南宋灭亡。 考点解析: 一、海上丝绸之路(A) (1)南宋重视海外贸易(原因:西夏的兴起阻断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南宋经济的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造船业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其中,广州、 泉州和明州(宁波)是著名的三大港口,并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2)宋代的海上商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不仅使宋朝获得巨额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活力。 海上丝绸之路 考点解析: 一、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A) 北宋时期,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四个世纪。13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的影响(A)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南宋时创制了 “突火枪”,宋元年间发明了“火铳”。13世纪,火药随蒙古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传至欧洲,对欧洲历史发展影响巨大。 三、沈括与《梦溪笔谈》(A)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许多平民在科技上的创造,书中的描述和分析准确而富于科学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毕昇 元代火铳 考点解析: 一、行省制度(B)宣政院、彭湖巡检司(A) (1)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措施: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中书省下设六部,直辖地区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沿用至今。 (3)吐蕃作为特別行政区,由宣政院管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4)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考点解析: 一、行省制度(B)宣政院、彭湖巡检司(A) (1)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措施: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中书省下设六部,直辖地区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沿用至今。 (3)吐蕃作为特別行政区,由宣政院管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