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闲娱乐鸳鸯蝴蝶派的创作观念——兼与吴文化之关系.pdf
’
第25卷第1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I.25No.1
JournalofSuzhou ofEducation Mat.2008
2008年3月 College
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人内心所经历的历史情 参考文献:
景和文化情怀。不论彼时此刻对文人包天笑的理解 【1】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如何变化,不可改变的是:苏州是他人生道路的起 【2】徐采石,金燕玉.鸳鸯蝴蝶派与吴文化叨.中国文化研究,2001(4):
l 12-118.
点,也是他暮年回忆里刻骨铭心的终点,这份情怀已
【3】包天笑.一缕麻叨-,j、说时报,1909(2).
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消闲娱乐:鸳鸯蝴蝶派的创作观念
刘 佳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鸳鸯蝴蝶派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新文学的批判,理论上的薄弱是他们的软肋。从鸳鸯蝴蝶派创办的报刊杂
志中可以梳理出他们的主流理论之一——消闲说,它是对传统小说观念的回归;从地域文化视角可以看出,此创作
观是对昊文化精神的继承;结合民初的时代特色观乏,消闲说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也有所发展。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消闲说;小说本体;吴文化;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08)Ol-0040一03
鸳鸯蝴蝶派是民国初年出现的一个非常复杂的 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读小说纯粹是一种消闲的活动,
流派,它并非有组织的文学团体,是对当时一批在艺 接下来更将读小说与买笑、觅醉、顾曲等几种传统的
术旨趣上大体趋同的传统文人的统称。此派拥有极 娱乐方式并举:
为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在民初中国文坛上曾占 且买笑觅醉顾曲,其为乐转瞬即逝,不能
据主流地位。他们虽未曾明确系统地提出过自己的 继续以至明日也。读小说则以小银元一枚,换
理论主张,但在其主办、编辑的各种杂志、小报、大报 得新奇小说数十篇,游倦归斋,挑灯展卷,或与
副刊及其创作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消闲说” 良友抵掌评论,或伴爱妻并肩互读,意兴稍阑,
可谓其中颇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此种文学观念既 则以其余留于明日读之。晴曦照窗,花香入坐,
符合文学的本质特征,也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传 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
统文化尤其是吴文化精神的传承,时代的发展又使 亦快哉!故人有不爱买笑、不爱觅醉、不爱顾
它出现了一些新变。 曲,而未有不爱读小说者。”f1]1犯
点明了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休闲,也借此道出了此
民初至五四前后,鸳鸯蝴蝶派文学是当时文坛 派作家的创作追求——小说的消闲性、娱乐性、趣味
的主流,1914年创刊的《礼拜六出版赘言》通常可性。类似的表白在此后他们主办的一系列期刊杂志
看做当时鸳鸯蝴蝶派理论的宣言: 中俯拾皆是。如1914年《(眉语)宣言》:
或问:“子为小说周刊,何以不名礼拜一、 锦心绣口,句香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