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车在澎湖地区推动之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台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会.PDF

电动机车在澎湖地区推动之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台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机车在澎湖地区推动之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台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会

《綠色經濟電子期刊》(Green Economy) 第1卷、第1期,第A17-A35頁 | 2015春季號 電動機車在澎湖地區推動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尤浚達 (工業技術研究院管理師、國立交通大學EMBA) 胡均立 (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GMBA主任、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文章資訊 內文摘要(Abstract ) 文章類型:專論 電動機車是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的綠色載具,其中澎湖地區的電動機車銷售量占 接受日期:2015.03.18 總體新購機車的比例不僅居各縣市之冠,且推動數量及減碳量亦在全國名列前 茅,故在此針對電動機車在澎湖成功推動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分析政府相關 單位在澎湖推動時,即針對電動機車過去推動上遭遇的價格、性能、品質、便 利性及環境等困難進行修正與強化,並透過「提供具誘因的補助」、「促使領 導廠商積極投入」、「政府的積極推廣與試用」、「提供多元的能源補充模 式」及「鼓勵租賃業者投入換用」,因而達到相對成功的結果。然畢竟澎湖的 天候及人文環境相對特殊,加上補助畢竟非追求永續性的做法,因此若欲將此 模式複製在其他地區,仍須在促使產品性能水準進一步提升後,並「在對的地 方做對的事」,如此才能讓此產業在地方深根,而非僅靠補貼創造曇花一現的 績效。 壹、壹 、 導論導論 壹壹 、、 導論導論 一、研究目的 電動車輛是全球各國推動節能減碳目標的關鍵載具,透過將傳統的燃油車輛轉換為行駛 中零排放的電動車輛,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並同時減少空氣汙染。而作為機車產銷大國的 台灣,無論是市場需求條件、生產要素、支援與相關產業皆相對完善,故推動電動二輪車輛 一直被認為是台灣能駕輕就熟且容易推動的產業。然我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分別由環保署 及經濟部兩度推動電動機車產業,但推動的成果皆不如預期。反之不少去過國外旅遊或經商 的人,對其在大城市或觀光景點中,隨處可見的電動二輪車而有「國外能,台灣為何不能」 的疑惑;殊不知此係該國政府禁摩令等強制性因素所致,或將性能等級有落差的電動自行車 視為電動機車,故電動機車的推動實不如表面容易。 實際上,無論政府或業者皆已投入大量的資源,但電動機車仍難以立即被消費者廣泛接 受,需要有一個推廣及擴散過程。政府自2011年起決定結合澎湖低碳島推動計畫,透過專案 補助並整合各方能量,期能透過示範計畫降低消費者購車疑慮,寫下成功案例以做為全國推 廣之基礎。歷經三年的努力後,統計澎湖地區電動機車的銷售狀況,可發現自2011年起即有 顯著的成長,如表1所示,其自2010年的 10輛大幅提高至716輛, 占全國總銷售量的9.5% ,以 僅占全國0.4% 的人口數的縣市來說,其推動績效相當顯著,且在全國銷售相對衰退的2013年 仍能保持成長,全國 占比更提高至20.6% ,更可證明澎湖的推動成效足為全國表率。 緣此,盼能透過本專題研究, 對2011年至2013年產官學研等各單位在澎湖地區的推動 措施,以及內外在環境因素等資訊進行彙整與研究,期能求得電動機車的推動關鍵成功因 素,以做為未來各界推動及政府政策規劃之參考。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