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性观的两难困境及其现代性解读 - 广州大学.pdf

心理学人性观的两难困境及其现代性解读 - 广州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人性观的两难困境及其现代性解读 - 广州大学

第15卷第4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5No.4 2016年4月 JournalofGuang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Apr.2016 心理学人性观的两难困境及其现代性解读 ———兼论心理学“追求幸福”的人性 1,2 2 姜永志 ,白晓丽 (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 心理学人性观反复变化,忽而忽略人性,忽而抬高人性,这既是心理学科学化追求的结 果,也是心理学渴望揭示人类心理本真使然。选择科学化就意味着放弃对心理本真的追求,选择对 心理本真的追求就意味着非科学,人性观的摇摆使心理学陷入了两难抉择的境地。文章考证了东 西方哲学人性观,分析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各自的人性假设及研究立场,主张心理 学既要跳出自然科学二元论、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人性假设,也要跳出人文主义及后现代哲学相 对主义、虚无主义人性假设。人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只有将人性在“追求幸 福”的框架下予以理解,才能超越心理学的分歧,促进心理学对人性本真的理解并造福大众。   关键词: 人性观;心理学;两难困境;追求幸福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16)04004907   心理科学是一门以人为指向的学科,无论是前科学时 而应称之为一类心理研究,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心理学 期哲学思辨的心理学研究,还是科学时期科学化的心理学 已经统一在了科学范式(实证主义)之下,已经成为了一 研究,都无法规避对“何为人”以及“何以为人”的探讨。 门科学。对科学与否我们暂且搁置不论,因为“科学”本 前科学与科学之分是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在“范式”论 身也是无法证实的一个命题。从范式论来看,心理学的前 中提出来的,库恩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统一范 科学时期和科学时期对人本质的探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 方式和方法,在前科学时期,无论是古希腊先哲还是东方 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 先哲采用的都是哲学思辨的方式讨论人的内涵和本质,心 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而在科学时期还 理学的科学时期则主要采取实证量化和可证实的方法探 会依次经历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和科学革命时 讨人的内涵和本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下形成的人及其本 期,这一过程始终处在往复不断的重复循环,被称之为动 质也必然存在巨大差异,而究根到底这种差异的来源是对 态发展模式,动态发展模式则推动着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进 人性的不同假设。现代心理学在面对人性时所表现出来 [1] 步。 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学尚处在前科学时期,因为其 的反复,忽而忽略人性,忽而抬高人性,既是心理学对绝对 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因此心理学不能称之为科学, 的科学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心理学渴望对人类心灵本真的     收稿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姜永志,内蒙古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从事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网络心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50·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5卷  真实揭示使然,选择科学化就意味着放弃对心理本真的追 尊严,这一观点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颇为相似。孔子的 求,选择对人类心理本真的追求就意味着非科学,人性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