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分析

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分析摘 要:本文运用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资料汇编和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库,对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总量和收支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非正规借贷随着农户家庭收支的增加而增加。非正规借贷主要以有息借款为主,其中一半用于生活消费,一半用于生产消费。从地区来看,非正规借贷在我国东部地区比较活跃。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借贷;借贷性资金 中图分类号:F8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9-0078-04 一、引言 非正规借贷是指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的借贷活动,也称之为民间借贷。对农村非正规借贷的研究主要针对非正规借贷的地区调查。温铁军(2001)对全国15个省,24个市县,41个乡村进行调研发现,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85%。[1]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4)对全国20个省,82个市县,206个乡村,110个中小企业,1203个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调查,测算出全国地下信贷的规模在7405-8164亿元之间。[2]诸葛隽(2007)对温州民间金融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省与浙江省民间金融的规模、利率水平和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认为浙江省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的依赖程度大于广东省。[3]对于农村非正规借贷的研究比较零散,本文从整体上对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进行了分析。 二、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总量分析 本文采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统计数据,其样本农户包括300多个村庄2万多农户,按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和家庭人均收入将调查农户分为低收入、次低收入、中等收入、次高收入、高收入5个组。农村固定观察点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修改调查指标,1986―1991年采用的是第一套调查指标,1993年采用的是第二套调查指标,1995年至今采用的是第三套调查指标。由于汇总数据的指标有所变化,加上1992年和1994年观察点未开展全国性的调查,使这两年的汇总数据缺失,因此农户全年总收入与非正规借贷分析分为2个阶段:1986-1991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3年为第二阶段。 (一)中国农村家庭全年总收入与非正规借款收入状况分析 1.1986-1991年农户年内现金收入与非正规借款现金收入总量分析。自1984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正式组建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农户现金收入不断增长。农户平均现金收入由1986年的15939.74元增长到1991年的29756.05元。6年间增长了约1.8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7%。农村借贷性现金收入也随之而增加,借贷性资金在现金收入中所占比例平均为7.8%,各年相差不大。其中,从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在借贷性现金收入中所占比例平均为34.2%,非正规借款占比平均为83.6%,远远高于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见表1)。说明农户资金来源结构中非正规借贷资金对农户现金收入影响较大。 2.1995-2003年农户家庭总收入与非正规借款现金收入总量分析。1995年以后,由于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家庭全年总收入指标取代了年内现金收入。家庭全年总收入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为3%。从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仅占全年总收入的2%,从非正规途径获得的借款占6%。在累计借入款中,非正规借款占72.5%,正规借款仅占25.5%(见表2)。说明农户的借款金额主要来源于非正规途径。 (二)中国农村家庭全年支出与非正规借贷支出状况分析 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非正规借贷支出的统计截至到1991年,1995年以后归还借款这一统计指标就没有了,因此农户年内现金支出与非正规借贷支出总量分析仅限于1986-1991年。 农户现金支出从1986―1991年由14753.5元增加到28811.17元,增长了约1.95倍。借贷性现金支出由2331.54元增加到4720.68元,占整个农户现金支出的比重16.6%。其中银行、信用社以外的非正规借出款在借贷性现金支出中占9.1%,在整个现金支出中占1.5%。存入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支出占借贷现金支出比重4.65%,在整个现金支出中占7.7%(见表3)。这说明虽然存入银行、信用社的支出绝对数远远大于借出款金额,但在借贷现金支出中,非正规借出款的比例是银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2倍。说明农户在选择资金投向时,还是偏好非正规放贷。 三、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收支构成分析 (一)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资金来源构成分析 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资金来源有合作基金会贷款、私人借款及其他。2005年,农户累计借款1695.9元,其中私人借款占67.24%,私人借款中大部分为有息、高息借款。我国农户的借款来源倾向主要为非正规部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