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长喇叭打进世界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作坊长喇叭打进世界杯

家庭作坊长喇叭打进世界杯2010年南非世界杯,“呜呜祖拉”把世界吵翻了天。其实,制造它的不是什么现代化的大工厂,而是浙江的邬奕君、邬玉燕夫妇开的家庭作坊。直到世界杯开幕,他们才知道,两人吵着、闹着造出的长喇叭,在南非被改了名,叫“呜呜祖拉”。真是一不留神,他们手中的“呜呜祖拉”从当初的无人问津火到“人神共愤”。不过作为地道球迷,邬奕君承认那个让自己红遍全球的“呜呜祖拉”听起来确实有点“刺耳”,他问老婆:“你确定这东西是咱造的吗?”邬玉燕说:“是咱造的,就是太吵了,简直受不了。”呜呜祖拉,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吗? “算计”一个喇叭,却有啼笑皆非的故事 在当地的塑料行业,邬奕君的能力和口碑是被公认的。但他心里清楚,新颖独特的产品设计是拓宽销路的法宝,自己必须要设计出不一样的产品。 2001年底的一天,一幅漫画引起了邬奕君的注意。画中一个非洲原始土著人在高兴地载歌载舞,一只手在半空中挥动,另一只手握住了胸前佩戴的一个类似牛角一样的东西。邬奕君的视线渐渐被“牛角”吸引过去。漫画下方介绍“牛角”其实是一种竹子制作的喇叭,用于驱赶狒狒的。 “这个造型挺独特的,也许可以将它做成球迷的喇叭?”邬奕君便“算计”上了这个喇叭。随后,他上网查看了一些资料,经过一天反复修改定稿,绘出了设计图纸,最终花了七天时间进行开模。而妻子邬玉燕对他的这次设计没太大兴趣。相比之前的一些产品,单从外形上看,这个长喇叭可不怎么讨巧。 不过,在第二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邬奕君还是将他的这个得意之作带了去。没想到,在与一家体育玩具用品企业商谈中,却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对方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拿眼瞟了瞟邬奕君手里的长达1米的喇叭。见此情景,邬玉燕朝老公挤了挤眼,邬奕君会意将喇叭递给对方,并顺势做起介绍。 对方没讲话,接过喇叭上下左右瞧了瞧,又对着喇叭口朝里望了望,然后放在手里敲了敲,最后直皱眉头:“对不起,我们这边不需要半成品。”一句话,把邬奕君差点噎个半死。“这个是成品,能吹响的。”还是邬玉燕接的快。对方半信半疑,邬玉燕拿胳膊肘捅了捅站在一旁还没缓过神来的邬奕君。“当然能吹响,我试给你看。”邬奕君拿起喇叭放在了嘴巴里,“呜呜”的声音传出来了。 对方有些吃惊,将手中的喇叭也放进嘴巴,却什么声音也没有。邬奕君告诉他要使劲憋着气,嘴唇稍微地颤动,对方有些急,深吸一口气后猛地一吹,顿时唾液横飞。旁边的人都笑喷了。对方一气把喇叭扔在桌子上:“什么玩意啊?这么难吹还有谁要?”众目睽睽之下,邬奕君显得有些难堪,用手抹掉了脸上被喷到的唾沫星子,看对方脸色铁青,他知道不好再说什么,转身示意妻子离开。 转身走了四五步,邬玉燕实在憋不住了,捂着嘴大笑起来。看着狂笑不止的妻子,邬奕君倒气得不行:“喂喂,笑够了没啊?大庭广众的严肃点,你还要不要推销产品了啊?”“还推销呢,就你那眼光,刚刚那男的瘦了吧唧的,一看就是底气不足,能吹响才怪。” 这次交易会上,其他产品都有了签单,唯独就长喇叭卖不出去,想着自己的努力,想着妻子“寒碜”自己,邬奕君心情有些低落,没有吃饭就回床上躺着了,任妻子怎么喊不搭理。为此,邬玉燕又好气又好笑:“哟,在为今天表现不好反思吧?我说你也别太苛刻自己了,我觉得你表现得已经很不错了,就看人的技术上有待提高。下次找一个壮实点的来吹,也许能吹响。”见邬奕君没反应,邬玉燕继续说,“没事,慢慢来,以后还有别的机会嘛,再说我们也不靠一个产品吃饭!咱们不是还有好多叫卖的产品嘛。” 正当夫妻俩的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之际,2008年年初与他们签下近千万元订单的一家尼日利亚玩具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破产,致使他们的工厂被拖下了水。短短几天,邬奕君从一个千万富翁变成身无分文的无业者。产品积压,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新进的生产设备被法院折价拍卖。 看着一蹶不振的丈夫,邬玉燕拭干了眼泪:“你看,10年前我们不也是一无所有吗?你设计的产品还在,我们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妻子的话让邬奕君眼眶湿润了。 10年前的“败笔”,潜伏后终成正果 没多久,他们的家庭作坊开张了。虽然邬奕君还在不断地创新产品,但他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特别是对自己十几年来设计生产的近百个样品,一有空闲,他总是喜欢拿出它们摆弄摆弄,虽然有些已经停产多年,但在当时都是很热卖的。 当视线落在长喇叭身上时,邬奕君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快10年了,唯独这个长喇叭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生产过。他想不通,自己对它的推广还是非常重视的,怎么就没引起商家的兴趣呢? 记得2004年时,当得知南非申办世界杯成功后,他很兴奋,也曾庆幸过,因为他相信这种非洲本土特色的喇叭一定会热卖,可他带着它参加过几十场大大小小的交易会,依然无人问津。从17岁那年成为当地一家塑料制品当学徒,到8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