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以构思立意取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以构思立意取胜

第一节 以构思立意取胜第二章考场散文取胜密码 ※内涵点说 构思立意是散文写作的第一个步骤,是为一篇散文打基础的过程,也就是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选取表达主题所需要的材料。散文写作多是由于内心受到触动,从而有感而发,进而诉诸笔端。简而言之,构思立意就是要妥善处理这个触动内心的“感”。“感”一方面涉及到呈现于心间的“感”“情”“理”,一方面涉及到与此相关的众多材料,我们首先就要对两方面加以甄选、提炼,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由此,才能进入更具体的布局谋篇阶段。 ※方法例谈 1.由生活经验提炼深刻主旨。这是散文构思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某些人、事、景、现象等给自己造成了强烈的触动,进而对其加以梳理和反思,从而提炼出能给读者以感染和启发的主旨。这就要求我们以热情的、敏感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尤其是去发现那些内蕴饱满、富有启发性的细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熟知的很多写人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都是如此来构思的,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等。 2.捕捉头脑中闪现的灵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某个画面、场景、念头、观点等突然闯入脑海,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让人若有所思。有的时候,这些是稍纵即逝的芜杂思绪,有的时候,其中则蕴含了我们不经意的、潜意识的对生活的深厚感受。只要对这些场景、念头略作反思,我们便会从中找到甚至令自己惊讶的独特内涵。比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开头即写道:“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的确,我们从小就不断地在接受“他人、集体比自己、个人更重要”的价值观,很少有人去质疑和反省。作者正是抓住了“我很重要”这个在头脑中一闪而现的念头,从多个角度一层层地剖析和论证了这一发人深思的观点。 3.创造性地进行综合艺术构思。如果说前两种方法,分别为“从客观到主观”“从主观到客观”,那么“综合艺术构思”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方法,不是由某个特定的经验引发思考,也不是在某个灵感的指引下寻找材料,而是对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和复杂感受创造性地加以综合融贯,从而给读者以更为丰富、深厚的阅读感受。比如刘亮程的《狗这一辈子》一文,不仅将狗的处境和命运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也影射出了人的种种生存状态。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在这众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狗、黑夜、村庄、人、往事,诸多元素交融在一起,营造出深邃厚重的意境,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不禁思绪涌动。 ※例文精批 春之怀古 文/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唧唧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开篇一句为全文架构的线索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