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全新世黄海水动力环境特征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全新世黄海水动力环境特征研究.doc

  中全新世黄海水动力环境特征研究 1 前言 1.1地域特征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C02浓度增加,所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其中海洋对C02的释放或储存作用,引起了各国的关心。而中全新世(8.0-5.5kaBP,校正日历年代,BP=Before Present,PreSent=1950AD)是距离现今最近的一个温暖湿润时期[1,2],该时期太阳福射强迫对气候的增温效应与现代大气中C02增加对气候影响相类似[3],对这一时期古环境变化的理解可为正确预测未来全球环境变化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东中国海作为我国陆架海区,其水动力环境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在20-22kaB.P.时期的末次冰期最盛期,全世界海平面较如今平均低120m,东海也许更低,海平面降低幅度可达-135m[4]。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整个黄海和东海大部出露成为陆地,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消失。直到7kaB.R之后,海平面才与目前海平面位置接近,随后现代东中国海环流的基本格局才得以形成[5]。因此探讨中全新世我国陆架海区水动力场的环境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我国近海物理环境场现状及预估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黄海全部为大陆架所占的浅海,它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颜临中国,东邻朝鲜半岛。黄海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4米,最大水深在黄海槽南端、济州岛北侧,为140米。黄海的水温年变化为15deg;C-24deg;C,海水的盐度也比较低,为32%。。一般说来,该海域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6]。 1.2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及岸线演变 末次冰期最盛期,也就是20kaB.R至18kaB.P.期间,由于温度的降低,很多在极地和高祎度地区水体固结,海平面下降到最低点,低于目前100米[7]。我国黄、东海陆架的海平面为-130m-150m[8],黄、东海陆架出露的面积大约为8gt;lt;104km2,其中南黄海陆架己经全部出露成陆地,东海陆架仅存冲绳海槽还在海水的覆盖之下。18kaB.P.之后,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和大陆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开始迅速上升,中间间或有停顿或快速上升期,约在15kaB.P.起,东海海平面开始回升,标志着末次冰期冰消期陆架海侵开始,直到12kaB.P.左右,黄海发生济州岛海侵,海水沿着黄海南部一直推进到60m等深线附近,在那里发育有一条比较稳定的短期古海岸线,至10kaB.P.全新世初期海水尚未达到现代水深24m附近,至9kaB.P.全新世的古地理面貌己基本和现代一致[9]。到8kaB.P.时海面上升到现代海平面高度,然后继续上升,到7kaB.P.高水面时期,超过现代水面近10m,然后海平面略有下降,到现代水平,海面基本稳定。黄、东海海平面在15-9kaB.P.末次冰消期以来上升速度较快,从现代水深的-100m回升到-20m,平均上升速率为每百年1.3m,呈持续上升状态,在全新世转暖期时的小冷期,部分地区间或有短期的停顿或海面下降趋势。到6-51caB.P.,时海平面达到最高阶段,比现在的海面还高出4-5m,之后海平面在波动中略有下降。约7kaB.R以来,构成目前黄海和东海边界的岸线中,除古长江河口湾、苏北一带的平原岸线受长江与旧黄河巨量泥沙的影响变化较大外,其他地区(如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多为基岩海岸,浙闽海岸多为山地丘陵海岸,海岸线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庄振业等[11]通过追索冰后期海侵地层的范围,参考一些地貌标志和考古遗址圈定了勸海南岸距今6000年左右最大海侵时的古海岸线。 .. 2模式简介、配置及校验 2.1模式简介 瑞流闭合方案即为通常所说的MellorYamada模型[67,68],它能很好地模拟混合层动力性质。a坐标系对于处理有显著地形变化的海盆是非常必需的。拥有以上两点,模式就能再现真实的底边界层,而这对研究海岸水和由潮驱动的河口很重要。底边界层不仅关系到深水形成过程,而且与海盆斜压性的维持密切相关[69]。采用时间分裂算法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式的计算效率。海平面髙度(SSH)和垂直平均速度在正压模方程中计算,而各层密度和速度通过斜压模方程来求。并通过这样的方式耦合:正压模给斜压模提供海面压力梯度,斜压模向正压模提供底摩擦应力以及水平扩散项和内压力梯度。这样,在正压模方程中也包含了斜压效应。 . 2. 2模式配置 模式的计算区域为东中国海海域(24deg;N-41deg;N,117.5deg;E-131.5deg;E),如图2-3所示。水平分辨率为1/18deg;,网格个数为254x308。垂向为(J坐标,共分为21层,o值见表2-1。外模时间步长为6秒,内模时间步长为360秒。模式共计算了 5年,输出的结果为月均数据。模式地形数据使用了韩国成钧馆大学海岸与海洋动力研究实验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