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草地绵羊业战略思考
贵州省草地绵羊
?
贵州省草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具有发展草地绵羊产业特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经有两千多年绵羊养殖历史。近三十年来,贵州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系统地进行了草地绵羊系统的科研、示范与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熟的单项技术和配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才储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把握市场动向开发特色产品,把草地绵羊业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循环经济产业,促进贵州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条件
1悠久的绵羊养殖史
贵州养绵羊历史悠久。据记载,威宁绵羊是贵州最早的地方品种,在以威宁为主的黔西北地区,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各族人民肉食和经济来源。羊皮做皮衣,羊毛纺织毛线、纺制雨毡和威宁地毯。威宁绵羊耐粗饲,适应性强,但生长较缓慢,6月龄公羔体重20公斤左右。
1954年引进肉毛兼用半细毛羊品种考力代205只,饲养于威宁种羊场,开始了贵州半细毛羊的改良之路。考力代绵羊肉用性能好,断奶公羔体重可达33.87公斤。
从1980年开始,我省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全面开展草地绵羊系统的科研与实践,建立了喀斯特山区草地绵羊系统的指标管理体系,使我省绵羊养殖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有利的自然条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腹地,生态脆弱,土层薄,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利于植物籽实的生长发育,所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不高。但这种气候却非常适合植物营养体的生长,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
我省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都非常适合饲养绵羊。特别是以威宁为中心区的贵州西北部绵羊养殖区,包括毕节和盘县、水城,幅员面积约28平方公里,为高中山地,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海拔米。绝大部份地方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气温10℃~15℃,年日照1120~1805小时,年降雨-1200毫米,无霜期245-290天,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该区是我省绵羊主产区,近年来绵羊存栏数19万只左右,占全省的90%以上。
该区有天然草地和灌丛草地万余亩,牧草品种资源丰富,其中豆科牧草出现频率属全省最高达50%左右有300万个以上牛单位的载畜潜力。同时,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绵羊品种有威宁绵羊、贵州半细毛羊。
坚实的技术沉淀
从1954年威宁县种羊场建立开始,贵州正式系统地开始了绵羊的科学研究。贵州半细毛羊是引进考力代羊、罗姆尼羊、美利奴羊和新疆羊经杂交改良、恒交固定、选育提高培育而成的绵羊新品种,培育过程历经30年,建立和完善了威宁种羊场等十多个绵羊繁殖场,30多个育种基点,培养了一大批绵羊养殖专家和技术人才,取得了一系列绵羊饲养和繁殖的成熟技术。
1980年在威宁飞播牧草成功后,建立了灼圃示范牧场,全面开展草地绵羊系统的科研、示范与推广,建立了草地绵羊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调控技术。如放牧草地的牧前、牧后现存量指标,混播草地最佳豆禾比例,绵羊产羔期、载畜量的调控,草地绵羔羊育肥技术,草畜平衡技术等。贵州的“灼圃模式”写入了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态学教材,对草地绵羊养殖业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贵州草地绵羊业现状与分析
贵州省草地绵羊现状
我省绵羊养殖业与解放初期相比有很大发展,但是近年来呈现拉锯式状态。2000年、2003年、2006年绵羊存栏数分别为20.4、22.06、19.48万只,2003年的羊毛产量348.23吨,为近几年的最高量。
由于产品单一,传统绵羊养殖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绵羊存栏数与出栏数、羊毛产量、羊毛制品没有稳定发展。贵州绵羊养殖业的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没有发挥出给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潜力。
因素分析
影响贵州草地绵羊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民生活水平与绵羊产业发展阶段的错位、认识过程与绵羊业综合效益的错位、政策调整引导与绵羊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错位。
历史因素威宁等传统绵羊养殖区,饲养绵羊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羊毛纺织毛线和织雨毡,生产圈肥用于作物生产。随着工业的进步,化工布料大量涌现,化肥施用越来越普遍,人们的普通衣料等不再依赖于绵羊,农家肥的施用被盲目地低估。今天,随着社会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人们反过来追求天然毛制品,认识到农家肥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因素由于人口的激增,大量的草山草坡被开垦为作物地,使绵羊的放牧地越来越少。由于毁林毁草开荒,造成生态恶化,石漠化形势严峻,于是封山育林,严禁放牧,把破坏生态的罪名转嫁于家畜,不少地方因此一只绵羊也没有了。在绵羊业的转型时期,缺乏必要的引导。当羊毛价格出现波动时,缺乏必要的补贴和保护措施、扶持政策。
市场因素主要是羊毛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挫伤了绵羊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