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设题角度及应答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散文设题角度及应答策略

* * 阅读的目的在于“看懂”,看懂文字记录的思想、承载的意义。说散文阅读的能力强,意思就是看懂、鉴赏的能力强。“看懂”了的东西在脑子里,用答题的形式使之外化,检查你是不是真“懂”,即你写出的答案与文意是否相符。看懂得多,答对的多,水平就高,得分就多;看懂得少,答对的少,水平就低,得分就少。——高考就是用一篇散文与几道试题作尺子,区分考生头脑中那种“黑箱操作”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这里,谁的答案对、谁的答案错,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尊重文本的客观性,是阅读能力考查设题的基本原则。因此认真解读文本,是正确答题的前提 制作 李里 答题与阅读是不可割裂的,在阅读能力的考查中阅读永远是第一位的。不想认真读文本,靠所谓“答题技巧”得分,是舍本逐末,绝不会取得好成绩。 高考用问答的方式检测对文本的理解及鉴赏,散文题的设问,可谓千变万化。不同的试题,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阅读处理文本。因此,了解常见的出题方式及答题思路,对提高成绩就显得十分重要。 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可以分为几类;同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可以在纷繁的提问中保持清醒,迅速找到答题路径。 一、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答案主要在文本中寻找 其题量约占散文题总量的四分之三。考查可以从词、句、段等不同角度切入,考查对句、段意思的理解以及对文内各种逻辑关系的把握。 1.就词、句“含义”设问 例1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湖南) 例2 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山东) 例3 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全国) 解题提示 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例题:福建《泪与笑》 (文本相关段)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死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是我们承认失败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 请谈谈你对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这句话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解答题目既要考虑句中关键词语(“降幡”意为投降的小旗)也应注意题句与上下文的关联。 2.就段落、层次设问 例4 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北京) 例5 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 ;该部分的大意是: 。(湖南) 例6 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上海) 解题提示 段落是文章中最为关键的语言单位。准确把握段意、准确给段落、全文分层,都是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 例4北京题要求把握段落侧重点及段间关系; 例5湖南题直接考查分层及概括层意。唯其基础,更显重视。 例6上海题考查的是片段内容分层及概括。答题首先要找全与“成就”有关的区域,然后分层概括。 3.就全文主旨设问 例7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全国《阳光的滋味》) 例8 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全国) 解题提示 直接要求概括主旨,常用格式 “通过……表达了……” 例8 则是把“通过”的内容写出,只要求答“表达了……”,考察对抽象情感的概括。 4.就“有哪些”设问 例9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全国) 例10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安徽) 解题提示 问“有哪些”,说明不止一点,要求筛选、分层、概括.答题注意要点完整,分层注意当合则合、不当合则分。 5.就比较异同设问 例11 文中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又说“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天津) 例12 五四运动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 (上海) 解题提示 求同比异是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比较时注意题干要求角度,如例11要求比较两种说法,先要看准有无共同话题,再看表述角度、强调要点是否一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