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应试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词应试策略

2.着眼于语言、表达技巧 考向3:篇章结构(新课标考查重点) 例10【2012新课标】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同题扩展【2005天津】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例11 【2010新课标】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同题扩展【2011天津】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答案】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2.着眼于语言、表达技巧 考向4:赏析诗句(天津卷考查重点) 例12 【2013天津】“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同题扩展 【2011天津】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 【2009天津】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例13 【2012天津】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着眼于思想感情 考向1:直接问情(尾句/联) 例14 【2011新课标】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同题扩展 【2012新课标】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010新课标】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3.着眼于思想感情 考向2:句中含情(尾句/联) 例15 【2013新课标】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有无从说起,以致在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知道日暮才独自离开。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分析】回答这类试题要从“原因”和“情绪”两个方面作答。 同题扩展【2012新课标】“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答案】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3.着眼于思想感情 考向2:句中含情(尾句/联) 例16 【2012天津】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2004年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009年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3.着眼于思想感情 考向3:景中有情 例17 【2011新课标】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 ①触景生情; 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