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光弹试验
A-2 动态光弹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动态光弹实验的原理;
2.了解固体中纵波和横波的光弹特性,以及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内容】
1.记录圆偏振场条件下的声场图像,计算固体中两组平面波(分别为垂直向下和斜向下传播)的声速,分析两组波的夹角与声速的关系。
2.记录在线偏振场条件下两组平面波各自的消光时的偏振片角度和对应声波图像。利用平面偏振原理,说明哪一组平面波为纵波或和横波。
【实验原理与装置】
一.实验原理
1.光弹性(photoelastic)原理
很多非晶体的透明材料,当其受到应力时,由原先是光学各向同性变为各向异性,且呈现出类似于晶体的光学特性。只要荷载存在,此种效应通常都会保持下去,而当荷载卸去以后,几乎在一瞬间,或在若干时间间隔后,效应就会消失,所需时间取决于材料和加载条件。这种现象称为暂时双折射或人工双折射,是大卫·布儒斯特在1816年首先观察到的。正是这些材料的此种物理特性,成为光测弹性力学的基础。
光弹法的物理基础是应力-光性定律:
,i , j =1,2,3 (1)
其中,C为应力光学系数,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为材料中某点的应力椭球的三个主分量,为同一点折射率椭球的三个主分量,它们对应的方向是相同的。
光弹实验直接观察的是二维声场,见图1,入射偏振光入射到模型O点,沿主应力方向σi 、σj分解为两束相互垂直的偏振光E1、E2。通过模型后,两束光产生光程差或相对滞后,根据公式(1),此光程差可表示为:
(2)
此光程差引起的相位差为:
(3)
其中,λ为入射光波长,τm为最大剪应力,且τm=(σ1-σ2)/2,σ1、σ2为主应力,d为模型厚度,f=λ/C为模型的条纹值,它与材料的应力光性系数C和入射光波长λ有关,表示单位厚度模型内的条纹级数产生单位改变所必需的主应力之差。f的单位为牛顿/米·条纹,动态条纹值f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当加载时间从静态值103秒减小到10-4秒时,条纹值增加10-30%。但在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声场中,声波频率基本是固定的,就是说加载速率的变化很小,因此,可以将条纹值近似看作常数。光弹法就是利用位相差α,使两束光E1、E2相干涉,利用干涉强弱来显示、测量和研究二维应力波。
2.园偏振仪
如图2a所示P为起偏振器,A为检偏振器,Q1、Q2为λ/4波片,为样品。图2b的坐标系代表了各偏振片及λ/4波片的主轴方向,其中竖直轴Oy代表起偏振器轴,O代表第一块λ/4波片的快轴,OX、OY代表主应力σ1、σ2方向(σ1为快轴,σ2为慢轴),O代表第二块λ/4波片的快轴,Ox代表检偏振器轴。
(a) (b)
图2正交圆偏振仪
(a)为装置示意图,(b)为各偏振片及λ/4波片主轴方向示意图
普通光波经起偏振片P(出射光振幅为E0)和第一块λ/4波片Q1后将变为逆时针旋向的圆偏振光。为方便起见,可把入射到模型上的圆振动轴选在应力主轴上(圆振动轴取在何处是无关紧要的),则进入模型的振动分量可以表示为:
(4)
此圆偏振光从模型射出后,x1分量将超前y1分量一个相位(其大小由式(3)算出),
(5)
这是一个椭圆偏振光。入射到第二块λ/4波片Q2,O和O分量分别为
(6)
通过第二块λ/4波片后,快轴O上产生的π/2超前相位,
(6)
最后在检偏振片A的Ox轴上得到的出射光波分量为:
(7)
其中。此光波振幅为。
光强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出射的光强为:
(8)
由式(8)可知,当(圆偏振仪为暗视场),也即为α=2nπ时透射光强为零,这相当于相对滞后波长整数倍的情形。由此,即把模型中的应力的情况呈现出来。
2.平面偏振仪
去掉园偏振仪中的两个λ/4波片,图2a的装置就变成了平面偏振仪,此时显示的应力图像和主应力σ1与偏振片P之间的夹角(有关。
假定光通过起偏器P后的振幅为E0,入射到模型的光按应力分解的分量为
(9)
光从模型射出后,x1分量将超前y1分量一个相位(其大小由式(3)算出),
(10)
在检偏器A与起偏器P垂直(即正交)的情况下,Ox分量的光可以通过,
(11)
因此透射光强为
(12)
可见(=0和(/2是消光的条件,可以据此判断应力的方向。
3.固体中的纵波和横波
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