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歌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6月 第6卷第2期 国O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JIANG ARTS UNIVERSITY 雷州歌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探析 陈海容 (广东医学院艺术教研室 广东 湛江 524023) 摘 要:雷州歌起源于雷州半岛,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雷州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与广州、潮州、客家 民歌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大方言歌,被列为我国131个歌种之一。本文对雷州歌的产生与演变、音乐特征和唱 腔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对雷州音乐的深入研究和保护雷州音乐文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雷州歌 音乐特征 唱腔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77(2008)02—0050—03 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经 主要的方言是“雷话”,属于汉语“闽南语系”的一 验。为了让这些劳动经验得到传播,他们用自己的 种方言,雷州歌就是用雷州方言演唱的民歌,简称 言语和文化创造出不可胜数的谚语(雷州谚浯)。由 雷歌。雷州半岛人民自古就喜欢唱歌,素有“蛮女 于雷州半岛地处干旱,自然灾害严重,生产落后,所 讴歌,悍男对歌”之说。雷州歌起源于雷州半岛,经 以早期的雷州古谚是以农谚、气象谚居多。这些谚 过干百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雷州历史文化的瑰 语在句式上有三字句至七字句不等,它的发展经历 宝,它与广州、潮州、客家民歌一起被称为广东四 了从单句到复句、多句,从无规则到有规则,从无韵 大方言歌,被列为我国131个歌种之一。… 22t) 到有韵。后来人们把很多生产、生活的经验,都总结 一 、 雷州歌的产生和演变 成“谚”。这些“谚”的内容、字数、句数都比最早“谚” 雷州半岛四、五千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系 显得丰富,并且增加了脚韵。如:“三月北风头,四月 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被称为“南越”。主要是俚人, 北风尾,五月北风旱似火”等等。有了押韵,“谚”便 即今之黎人。[3i(P- ’俚人有自己的文化艺术、风俗 逐步地向“谣”过渡。随着内容的丰富,人们要抒发 习惯,有“俚言”、“俚语”、“俚歌”。[4I(P: 自秦汉至 感情,就逐步从“念”发展到“唱”的形式。雷州的 隋唐,中原汉人多次南迂,雷州“汉越杂处”。 】( 20) “谣”变“歌”,是从“念”变为“唱”的过程。如:鸡角 两宋时期大批中原、江南军民迁徙雷州避乱,其中 仔,鸡角哥,飞去菜园吃菜秧;飞去南山吃竹籽,飞 以福建闽南、闽中人为主要。宋代苏辙曾记述:“余 去海南吃槟榔(童谣《鸡角仔》),这是雷州著名的古 居海康……其耕者多闽人也”,[61 海康,今雷州。 童谣。在这首童谣中,除了第一句保留雷州谣的形 大批从福建迁徙而来的闽南、闽中人,跟雷州土著 式只能念不能唱外,而后面三句就可以唱了,这是 居民语言互通,使雷州的土著语言逐渐演变为闽南 雷州歌雏型,只要在第一句中间加上个“呀”字就是 的次方言——雷州方言,即雷州话。雷州歌是雷州 完整的雷州歌了。一则谚语多为一句、二句的形式; 半岛历史文化象征,它最先是由古农谚演变的,它 三句的谚语,多为歌谣体,多句的谚语,以近似于民 的演变过程是谚——谣——歌。[21 谚在雷州自 间歌谣了。盯 雷州民谣盛行于宋,雷州歌也问世于 古就有,古时的雷州半岛地域殊异,人民的生产劳 宋了。 动只能根据祖先传授的经验去进行。雷州的先民, 从谚谣演变成民间歌谣,这是我国民歌的发展 收稿Et期:2008—02~21 作者简介:陈海容(1977一),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