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 史 l67
论考据 与淆 的精神家围
王智汪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
提 要: 考据学是清代儒学的生长点,因为在清文化专制政策下要复兴古代儒学的宗旨,只能从整理儒家经典着手。
考据不是目的,但在当时文字狱的社会环境下,手段成为目的。考据学者正是从儒家经典中挖掘儒学的意蕴,致力于儒学的再
整理,矫正了宋明理学的弊端,从而挽救了儒学。如果说汉人的精神家园是经学、隋唐是佛学、宋明是理学,那么清人的精神家
园就是考据学。
关 键 词: 考据学;理学;道问学;清代儒学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3—0167—04
乾嘉时期的思想界一直悄悄地沉淀着变化,其时 皇焚书坑儒,则促使真正意义上的考据学的产生。因
考据学主盟学坛。考据的目的是“闻道”,“闻道”的目 为始皇焚书不知道烧掉了多少珍贵的书籍,加上项羽
的是正人心,采用的方式是同宋儒辩论理欲。从而在 进咸阳的一把火,又不知道毁掉多少古籍。虽然有的
“文字狱”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了对理学及其禁欲倾向 书后来又出现了,但失去了本来面目,其可信程度极
进行了批判,使得儒学在同“理学”相异的路上形成了 低:或篇章亡佚、或字句讹误、或真伪可疑。在这种情
自己“道问学’的思想典范,并以新的精神气质对近代 况下,为了促进儒学的继续发展,有必要对儒家经典
思想发生作用。“道问学”代表了清代儒学发展的新 进行考证辨伪。西汉刘向父子校书中秘,编成《七
动向。 略》,考据学有了初步的发展,东汉时期的马融、郑玄
一 、 考据的产生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等人就在这方面进行钻研,唐代的颜师古、孔颖达等
由于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故要复兴古代儒学 人直接继承了他们的学风,考据学进一步发展。清代
的宗旨,就必须从整理、研读儒家经典着手。儒学的 考据学则集历代之大成,到乾嘉时期,中国古代考据
每一部经典文本都有自己的意义和解释史,它为中华 学达到最高峰。其时著名的考据学家达170多人,阎
民族的习惯、兴趣、价值提供了理论框架,而这些习 若璩、胡渭、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是其中的代
惯、兴趣、价值又构成了儒家世代相传的思想模式。 表。他们或从惠栋之吴派,或从戴震之皖派;有的以
考据学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儒家原典,这要求他们必须 考史见长,有的是小学名家;他们态度是客观的,方法
埋首于故纸堆,皓首穷经,在学术实践中将原始儒学 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是朴实的;他们表面上对经学文
化为时代精神。这既是考据学的自然发展及其生命 字研究,目的则是思考如何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对自
力所在,也是儒家文化的内在要求。今天非常有必要 己所处时代的各种问题提出解释和解救的方案,因为
为考据学正名,这将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每种方案几乎总是都能从原典中找到其立论和行动
考据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整个工 的根据。
作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儒学的自身发展是其 考据学的兴起外因则是清代文化压制政策。虽
产生的内部原因。关于考据学的产生,学术界不外乎 然前代也出现过类似政治环境的事实:如唐宋两朝也
以下几种观点:政治高压说、康乾盛世说、时代改革 不是自由表达政治观念的天堂,而明朝的厂卫制度及
说、宋学说、文字狱说等。这些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儒 魏忠贤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其手段之残酷恐怖,规模
学发展的结果促使了考据的产生。其实考据学在中 之大,远远超过清朝的文禁。可见文字狱古已有之,
国源远流长,人们一谈到考据,即联想到乾嘉时期,似 历史上诗案、诗祸、文祸、书案、逆书案、笔祸等不绝于
乎只有清代才有考据。其实,这是种错觉。考据作为 耳,但是为什么清代的文字狱显得十分突出呢?因为
一 种治学的基本方法,为历代学者普遍使用,并非清 清代的文字狱有了它的民族压迫的新内容:一方面统
代所独有。也许自从孔子删定六经,子夏校“晋师三 治者利用它来消除汉族士大夫民族反抗情绪,“对之
豕涉河”的时候起,便有了考据学的萌芽。因为删定 打击范围必广、挑剔必严、施刑必酷、镇压必重”;【I]O9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