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89-04 正当我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际,为更好地交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由中国教育学会、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教育学会承办的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于2010年11月27-28日在河南登封召开。年会主题是: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本次学术年会设有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小学教育、初中高中教育和数学教育6个分论坛,其议题分别是:社会变革中教育教学理论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重读“杜郎口”与课堂教学改革;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张民生、唐盛昌,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登封市市长郑福林等出席会议。有关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作了专题报告。 一、中小学教育:担承着创新人才培育之责 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它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奠基地位。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指出:我国教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教育。在此背景下,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观念尤为重要,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提供有选择、广参与、多互动、善合作、深思维、高表达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合作学习,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不无感叹地说:当今,我国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文化发育不良,缺乏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能力偏弱。就中小学教育而言,近年来,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没有形成系统,而且根本未得到重视。天降大任于青年人,就在于发现与创造,让青年人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对教育的发展作了前瞻,他指出:社会发展要求教育返璞归真――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核心。人才观念更新在于以人为本,教育观念更新在于回归学习。新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年轻人应当具有的品格,即是与人交往的热忱、对和平的热爱、具有正义感、心怀公平、对弱势的认识与同情、甘于超越文化界限、对于性与家庭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敢于面对道德界线、基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相信理性、包容多元化。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改革,注重拓宽学习经历;体制改革,着力延扩通识;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重塑学校,以学习为重;教育研究,凸显人类学习。 创新人才需不需要早期培养?怎么培养?怎么提高培养的有效性?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回答是:创新人才需要早期培养,必须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改分数导向、应试导向为志趣导向。“志”在于让学生把自身的发展志向与其对社会的理想、信念、责任联系在一起,将思想境界的提升与其自身发展的内动力紧密联系起来。“趣”在于让学生基于对自身潜能的认识逐步聚集兴趣,促进其个性化的知识构成与未来发展的指向性意向相结合。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切忌一哄而上,要注重多样化推进:其一,所有的学校不能都是同一种模式;其二,对于不同的学习阶段,早期培养的关注重点应不一样;其三,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多样的探索应给予鼓励;其四,对于不同领域创新人才的早期教育做法应有所不同。小学教育论坛对于“中小学教育能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疑问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取得3点共识。第一,小学教育应该勇于担当。小学教育要有为民族和国家未来负责的教育家情怀,不计功利,为解“钱老之间”“总理之忧”而奉献智慧,切实承担起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民族重任、国家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小学教育要大爱无疆。毕竟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其身心发展所限,但小学教育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小学教育要特别呵护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