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独立发现氧气化学家.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自独立发现氧气化学家

各自独立发现氧气化学家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5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燃烧的氧化理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化学理论,它取代错误的却又盛极一时的燃烧理论(燃素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几乎贯串于整个十八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令人值得关注与反思的历史现象。那就是,燃素说最终被淘汰。并非由于它的内在不合科学逻辑性。而在于当时化学家们对燃烧过程所发生的现象作了直观的理解,从而颠倒了真实的关系,映象被当作了原形。燃素说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变革。而促使这个变革成为现实的动力并非来自化学的传统力量,而主要来自对气体的实验研究:而使得这个变革成为现实的化学实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H 另一种是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代表的具有理论色彩的化学家,他具有理论家和实验家的双重素质,但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创新型的理论家。他能够把当代实验化学家的实验工作及其成果承受下来。并用自己的定量实验予以充实和加强,接着通过严格的合乎逻辑的步骤。阐明所得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提出燃烧的氧化理论。对于拉瓦锡及其氧化说,将在后续文章中加以讨论。在这里,我们还是继续探讨实验化学家中的另两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瑞典化学家舍勒。探讨的重点主要是:他们怎样发现了将会使化学及其燃烧理论发生革命的元素――氧:而这种伟大的实验发现又为什么没有在他们手中结出丰硕的理论成果? 1 普利斯特里 约瑟夫(Joseph Priestley),英国实验化学家。1733年出生于英国利兹,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晚年移居美国,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教授。1804年病故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普利斯特里终身以牧师或教师为业。一生的贡献主要是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和神学四个方面,曾被誉为“十八世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英、美两国深受人们尊敬。在英国利兹迄今还保存有他的全身塑像。作为永久纪念。在美国化学会,如今还以能获得普利斯特里奖章作为个人从事化学科学事业的最高荣誉。 普利斯特里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跟他人的会晤,伴随而来的是两次重要的机遇。第一次是在1765年,经人介绍会晤结识了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本杰明1767年,普利斯特里第一部著作《电学史》正式出版,获得好评、声名鹊起。不久,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一次的会晤是富兰克林给普利斯特里以机会,而被他抓住了并取得成功。第二次会晤是在1774年秋,在巴黎,他同拉瓦锡的见面。当时普利斯特里无意问。将自己刚发现氧的讯息传递给了拉瓦锡。而此时拉瓦锡正在多方寻觅实验事实,准备给燃素说以致命一击。而这一次会晤,倒是普利斯特里给了拉瓦锡以机会,而他自己却将手中机会拱手相让,失之交臂。 以下,就让我们回顾普利斯特里独立发现氧的过程。 首先,其发现的背景是普利斯特里的科学研究开始由电学转向气体的实验研究,而契机是“固定空气”(即二氧化碳)的被发现。尽管“固定空气”早在1755年由英国实验化学家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发现。但引起普利斯特里关注是在1767年。当时他从外地返回故乡利兹,住在一家啤酒厂的隔壁。有机会经常观察到从发酵的大桶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由此开始他对气体的实验研究活动。普利斯特里从布莱克加热白镁石(碱式碳酸镁)或石灰石可得到“固定空气”这一实验案例受到启迪。联想到其它各种固体物质中是否存在有不同“空气”? 普利斯特里以他的勤奋和坚韧。在气体化学领域里探索并取得辉煌的业绩,其大部分反映在他公开出版的气体化学方面的论文《各种空气的观察》(1772年)、专著《各种空气的实验和观察》中(三卷本,1774-1777年),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嘉奖。仅在1772-1775年间,他分离并命名的气体就有:“硝空气”(一氧化氮)、“亚硝蒸汽”(二氧化氮)、“减缩亚硝空气”(氧化亚氮)、酸性空气(氢氯酸)、“可燃性空气”(一氧化碳:普利斯特里还用火焰识别这种气体和由金属与酸作用产生的另一种可燃空气――氢气)、“矾酸或硫酸空气”(二氧化硫)、“碱质空气”(氨)、“氟酸空气”(氟化硅)和“脱燃素空气”(氧气)等。 在众多发现的气体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和有重要意义的则是氧气的发现。以下,就是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的主要过程: 1775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准备用大凸透镜(或火镜)加热一种红色沉淀物水银烧渣(俗称“三仙丹”,其成分为氧化汞)、目的是试图从中提取出某种“空气”。他把这种物质装满在小玻璃瓶中,当聚焦日光使之加热时,它就逐渐转变为水银(汞),同时发现有种“空气”被赶出。当普利斯特里收集这种“空气”达到所用装置容量的三、四倍时,他放水进去,发现水不能被“空气”吸收。但却惊奇地看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景象――那就是蜡烛在这种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