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对特色农业发展支持作用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财政对特色农业发展支持作用探析

财政对特色农业发展支持作用探析[摘要]调整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完善财政支农措施,构建完整的农区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吸附和引导作用,建立大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供销信息平台,保障特色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财政;特色农业;农区;支持保护 On the effect of public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A case of Wuhai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ZHANG YU Abstract: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economy in rural areas by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public finance policies supporting peasants, the government ought to amend financial measures, establish integrated social system in rural areas, set up corresponding fund projects to introduce social capital, found consider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and provide channels to exchange supply and demand information. Key Words: Public financ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Supporting and protection 当今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崭新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迈进,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社会欣欣向荣。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正在成为亿万农民的自觉行动,成为广阔原野上新的希望。目前,农民不仅彻底告别了农牧业税,还享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以及购置农机具、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补贴条目逐年增多,补贴力度逐年加大。与此同时,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细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特征决定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而财政支农政策在一系列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特殊功能。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为例,探索其财政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支持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乌海城市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性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总面积1 754平方公里,辖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区,共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4个,即: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壮族、锡伯族、东乡族、布依族、藏族、苗族、土家族、鄂伦春族、彝族、侗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畲族、水族、土族、保安族、黎族,总人口46.5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乌海地区只有410名居民。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各族儿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这里。1961年10月1日,海勃湾市和乌达市正式成立,分别隶属于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1976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 二、近十年来乌海财政的改革思路 乌海生态环境恶劣,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乌海市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的主题,尤其是新一届市委班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埋头苦干,使乌海市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纵向比较,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998年乌海市这个近30万人口的城市,财政收入1.7亿元,到2002年乌海市财政收入达5.1亿元,在1998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近年来乌海市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科学理财,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试编了部门预算 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乌海市财政于2001年在市教委、农林局、社保局、劳人局四部门试编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改变了过去按财政资金性质和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