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误区及剖析.docVIP

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误区及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误区及剖析

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误区及剖析我们农村中学远离城市,教育资源匮乏,网络资源少,信息闭塞,教师之间交流也少,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存在着诸多误区,下面根据我个人的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两类误区剖析如下: 误区一:草率的新课导入 我们农村中学很少有教师对新课的导入方法进行研究,除上公开课外,平时上课就是随便地板书课题后就开始了一篇课文的讲课。然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新奇、有趣、巧妙的导入,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大家不妨采取下列几种趣味导入: 1.故事导入法 学生喜爱听故事,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学中,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是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 如在学习九上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时可用“木马计”的故事导入古代希腊文明,再用“母狼乳婴”的故事导入罗马共和国的兴亡。这样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能增添课堂教学的不少趣味性。 2.成语导入法 历史教科书上,有许多成语典故,信手拈来,用在教学导入,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字字铿锵,寓意深刻。如教学七上第11课《伐无道,洙暴秦》可用“揭竿而起”的成语故事导入。 3.节日导入法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特殊的日子,用它作为导入的引子,也别有新意。如用7月4日美国国庆节,引入学习九上第12课《美国的诞生》的美国独立战争。 4.影视音响导入法 如教学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时,我先播放了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片断。然后问学生:“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世界现代历史上的哪一次世界大战的场面?战争结果怎样?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一连串的问题紧扣了学生的心弦后,开始讲述新课。 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这样,除上面介绍的方法之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温故导入法、利用课前导言导入法……,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导入都要注意,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历史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切不可千篇一律。 误区二:走过场的课堂小结 有人说,一堂好课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我们对它的理解是:凤头――漂亮的开头,猪肚――设计周密有效的教学过程,豹尾――有高度和力度的课堂小结。乐曲一般的优美结尾可以营造余音绕梁的意境,一节课“豹尾”型优秀的小结可以达到系统概括,锦上添花和提炼升华的作用,我们农村中学一个普遍问题是:备课时舍不得花时间用在小结上,故不作小结者有之,简单重复者有之,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纯粹是为了考虑课堂结构的完整而作出小结,不能在最后的几分钟再掀一个高潮,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实在是个遗憾。事实上课堂小结这点压轴戏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常用的小结方式有: 1.歌谣式小结 如教学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可运用编三字歌谣的方法作本课小结,即“炎黄帝、战蚩尤。华夏族,代代留。人文祖,发明多。尧舜禹,禅让制。禹建夏,家天下,奴隶制,开先河”。这样的小结朗朗上口,不但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还起到了记忆本课主要内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数字式小结 如教学七上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课堂小结时,可用“一、二、三”来概括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一”一件大事,即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二”指两条古道,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三”是三位人物,即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的开通、畅通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问题式小结 编拟一个探索性问题,既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又能拓宽思维,还能为下节课作铺垫,这不是很好吗?如九下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的课堂小结提出如下探索性问题作为下一节课即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为铺垫: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意、德、日三国分别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各国法西斯势力为什么要相互勾结在一起?这些迹象预示着将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大事呢?又会对未来的世界产生什么后果呢? 4.总结式结尾 这是一种传统的结尾方式,以概括本课的知识点和主要内容为主,它不应该是所授课新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作知识内容上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情感上的升华,形成课堂高潮。如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作如下总结式小结: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尝尽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