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场操作程序84这个.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操作程序84这个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一九八四年五月 总则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遗址发掘 墓葬发掘 发掘资料整理与发掘报告编写 发掘资料管理 附则 附录 一、遗址记录要点 二、表格样式 三、测定标本采集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则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 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区域调查与专题调查。 1.调查前必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一)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工作的建议。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各种无损伤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遗址发掘 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指定探方、工地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4.协调各探方发掘进程,掌握全发掘区的地层划分。保证重要遗迹或以及群体的完整。对各种遗迹予以确认、编号及验收。 5.对发掘中的疑难问题组织现场讨论,并作出最后决定。 6.决定发掘过程中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7.写工地工作日记。主持绘制发掘区平、剖面图。 8.主持对全部发掘资料的审查、清点、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9.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的建议。 10.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伤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1.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沟)法。探方(沟)一般取正方向(磁针指向)。探方面积一般为5×5㎡,探沟面积一般为2×10㎡,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坐标基点。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米的隔梁。东北角1×1㎡为关键柱。重要遗址应设立永久性坐标基点。 2.根据土质、土色及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一揭露。必须注意遗存间的关系。 3.一个遗址的探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4.每个探方及相邻探方平、剖面的地层、以及现象必须吻合。 5.跨探方的遗迹单位应由领队指定一方主持处理还记录。需要打掉隔梁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6.较大或复杂的遗迹现象,应采取分部揭露的的方法,如先发掘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7.重要遗迹如需要解剖时,应在仔细观察记录、绘图、摄影之后进行,必要时可做模型。重要遗物应在记录、绘图、摄影后起取。 8.探方负责人必须亲自动手划分地层和处理重要遗迹、遗物,做好记录。 9.发掘工地必须整洁有序,严防不同地层或遗迹单位的遗物相混杂。发掘完毕,无特殊原因或需要,必须回填。 出土遗物处理 1.地层及遗迹单位的遗物应全部采集,标明单位。器物标本(指石、骨、蚌、金属、漆木器,完整或能复原的陶、瓷器,以及其他重要和特殊的遗物)需要单独包装。对难以分期归属的遗物可作参考品或归于较晚的单位。 2.器物号以探方(沟)的层次或遗迹为单位编排。如层次或遗迹的编号变动,器物号须相应更改。 3.发掘工地应设立库房,由专人负责。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入库遗物不乱、不损和安全。 4.工地难以处理的遗物、要尽快邀请或送交有关专业人员处理。 测定标本采集 注意采集碳十四、热释光、古地磁等年代测定标本;注意采集孢子花粉等反映当时自 然环境的标本(参见附录三)。 遗址资料记录 1.探方、地层和遗迹单位等使用的符号必须统一。 地层根据叠压顺序,自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