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中历史新教材中谬误更正
对高中历史新教材中谬误更正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于2004年开始使用,至今已有两年了,教材也由第一版到第二版#65377;在使用中,笔者感到,这套教材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要求,叙述精练,结构合理,篇幅适中,易教易学,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65377;但由于刚刚实验,使用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憾#65377;现就笔者在使用中发现的一些不当之处予以指出,以期再版时更正,使教材更臻完美#65377;
不当之一:必修(一)第6页一幅图如下:
此图下方注释“宜侯矢铜簋”中的“矢”应为“?”之误#65377;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詹子庆#65380;田泽滨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册(1986年8月第一版)明确讲到:“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青铜器铭文(如宜侯?簋和大盂鼎等)都记载了周王进行的分封仪式和授田授疆土的内容”#65377;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朱绍侯#65380;张海鹏#65380;齐涛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册(2000年8月第一版)也讲到:江苏丹徒出土的?(ze则)簋铭文中有“虞侯” #65377;综上两书所述,本册教材中的“矢”应为“?” 之误无疑#65377;
不当之二:必修(一)第31页中的一句话“日军占领平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65377;”
实际上,日本占领平津以后,日本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在华北与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造成使敌人屈服的形势#65377;”事实也正如此,平津被占领后,华北不久爆发太原会战,华东(上海)发生淞沪会战#65377;因此,“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应改为“继续向华北和华东发动攻击#65377;”
不当之三:必修(一)第57页中的一段话:“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65380;新四军的敌后战场#65377;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65377;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65377;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65377;”
笔者认为,第三句话“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65377;”与第四句话“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之间并无紧密的逻辑关系,实属多余#65377;去掉以后,整段话变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65380;新四军的敌后战场#65377;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65377;这样更好#65377;
不当之四:必修(一)第117页一幅照片如下左图#65377;
此图下方注释为“俾斯麦与威廉一世在一起”#65377;结合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和照片所显示的情况来分析, 右边那位神情傲慢的年轻人应为威廉一世,左边老态龙钟的那位老者则是俾斯麦,照片显示俾斯麦比威廉一世大得多#65377;这与史料记载是矛盾的#65377;据记载,威廉一世在世时间为(1797~1888年),俾斯麦为(1815~1898年),威廉一世应比俾斯麦大28岁,但照片倒像是俾斯麦比威廉一世大28岁的样子#65377;笔者又对比大象出版社教材威廉二世图片如上右图,发现其与左图中的所说的威廉一世相貌十分相似#65377;再查阅威廉二世在世时间(1859~1941),可知俾斯麦比威廉二世大44岁#65377;所以左图不可能是“俾斯麦与威廉一世在一起”,我认为应是“俾斯麦与威廉二世在一起”#65377;
不当之五:必修(二)第102页的一个标题“罗福斯新政的实施”#65377;
此处“罗福斯”应为“罗斯福”#65377;
不当之六:必修(三)第55页[学思之窗]中的一段话:“1920年三#65380;四月间,上海《东方杂志》刊登了1919年7月苏俄发表的《苏联第一次对华宣言》…… ”
同一时期的同一个国家不可能出现两个不同的称呼#65377;我们知道,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1922年,所以此处苏联应为“苏俄”之误#6537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