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骊始得珠 深读方得情
探骊始得珠 深读方得情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作品的语言,从品味语言途径来了解作者,分析作者的感情,以此获得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试以两篇教材为例分析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一、指导学生读《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一首充满着温情和热爱的诗,但细细品读此诗就能在这温情和热爱下,发掘出作者的孤独和悲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材,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充满了热烈的期望,满怀信心地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平凡人做的平常的事: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并且用“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设了一个开阔、浪漫、温暖的境界,散发出暖融融的、温馨的幸福气息。但是,诵读之下、羡慕与向往之余,又让人心生疑惑:“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就不幸福吗?甚或今天的生活是不幸的呢?在此可引导学生品读分析“从明天起”这句话。“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对今天是不满意的,甚至说今天是不幸福的,所以才向往幸福,才热烈地期望从明天开始能够得到幸福、过得幸福;再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明天就一定能幸福吗?仅仅是定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作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就一定幸福在握吗?幸福不是超市里待售的物品,今晚决定了明天就可以买到。所以,指导学生反复地品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可以探知作者在这样热烈的期望下,只是表达了一个苍白的愿望,表达了一个无法实现却又让人心生向往的心愿,可以在平实的语言下,读出作者深藏着的不幸与历经挣扎的悲痛。
诗歌的第二节第一、二两行,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生活及其温情的向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积极、幸福、愉快的形象,好像一个抑制不住快乐的新郎,正在急忙地向亲人分发喜糖,让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其实,这一虚构的场景遮盖不住今天的失落与悲凉。“从明天起”,为什么不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呢?如果你感到幸福,任何时候你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今天就做一个幸福的人呢?从明天才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今天的不幸福。从明天起就能享受幸福,就能让大家分享幸福,可见诗人对幸福的强烈渴望和“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心愿。
那么,作者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喂马,劈材,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作者向往的幸福只是一种普通平民过的普通平凡的生活,只是一种原始的淳朴的农村生活,这是多么简单的心愿啊!但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这种回归大自然的生活也是可望不可及的,犹如茫茫暗夜里的游子对着远方的灯火产生的一点遐想而已。
诗人不能做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也不能从“做一个幸福的人”当中获得幸福,因为诗人挣脱不了今天的孤独、挣脱不了现实的惨淡。诗人在最后一节中对“陌生人”祝福,祝愿“陌生人”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这本是博大的胸怀,是对尘世凡民的矜悯,细读此句,仿佛施粥济贫的场景在目。但是,在这大慈大善之下,诗人掩饰不了心中覆盖生命的悲凉与巨大的绝望,诗人在祝愿世人都获得幸福之后,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强烈渴望的幸福,只用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把自己彻底地扬弃在幸福之外。
在指导分析以上内容之后,可以再总结自己对这首诗总体的感受:作者是一个积极阳光的人,但是从“我只愿”三个字,就解读出了诗人对自身孤独命运的体认与自甘弃逐的心愿,看出作者内心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追求失败的悲伤。品读这样的诗歌,体悟这样的悲情,难免不泛起层层的泪光,因为,在这样单纯、明朗和温暖的词语下,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藏着的孤独和悲伤。
二、指导学生阅读《项脊轩志》,探究归有光的振兴悲情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同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项脊轩的叙述和人物对话的描写获得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情感的挖掘。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文章被删掉的一节“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与作者自谓项脊生、赋书斋为项脊轩的做法都表现了作者重振家业、光宗耀祖的抱负。但理想与现实之间不但有较远的距离,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崎岖和磨难。细读此文就可以品出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无限酸楚与悲辛。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从作者的表述来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