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嘉义地区之浅层S 波速度构造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义地区之浅层S 波速度构造探讨

嘉義地區之淺層 S波速度構造探討 黃蕙珠 吳澄峰 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主要利用微地動陣列資料的量測及分析,推估嘉義地區的淺層 S波速 度構造。於研究期間,在嘉義地區共選取 32個地點(嘉義縣: 21個;嘉義市: 11),從事微地動陣列量測,以瞭解嘉義地區之淺層S波速度構造。關於微地動 陣列資料之分析,本研究主要利用頻率 -波數分析法 (F-K method ;Capon, 1969) , 求得不同頻率之能量來源方位,並計算其相速度之頻散曲線;此外,利用 Herrmann (1991)所提之表面波逆推技術,推估嘉義地區之淺層 S波速度構造。根 據 F-K 分析結果,嘉義地區之頻散曲線可分為 4群,且速度變化趨勢與淺層地 質相吻合。再者,根據逆推結果:嘉義地區淺層速度構造( 0~1500m)約可分 為 5-7層,若岩盤 S 波速度為 1500m/s ,則沖積層厚度約為450~1450m ,有由 東向西漸增之趨勢,且 S波速度由東向西遞減。 前言 地下淺層的構造是由地表的岩石風化、侵蝕、堆積而成,由於膠結度較差、 較鬆軟,當地震波傳至表層時,其上結構物之安全深受此地層速度的影響。而世 界上許多大都市幾乎都位於沖積平原上,且幾個著名的大地震,如 1994 年加州 北嶺(Northridge )地震、1995 年日本神戶(Kobe )地震、1999 年台灣集集(Chi-Chi ) 地震和嘉義( Chia-Yi )地震等,其災害型態皆顯示出淺層地下地質對震波所造 成影響的重要性。嘉義地區橫跨嘉義丘陵與嘉南平原(圖一 ),且該區2/3部份 屬沖積層構造,因此,有關該地區的強地動研究,即顯得相當重要。有關雲嘉南 地區的地殼速度構造研究,如 Chung and Yeh (1997)及Hwang et al. (2003 )利 用多重濾波法( Multiple Filter Technique; Dziewonski et al., 1969 )分析該區強地 動觀測網收錄之地震資料,並求出分區的 S波速度構造。以上兩者於嘉南地區的 研究結果,對於淺層速度構造的解析較不足。因此,本研究藉由微地動陣列資料 的量測及分析,推求嘉義地區的淺層 S波速度構造,以作為日後進行強地動預估 之參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利用頻率-波數分析法來分析微地動陣列資料,求得表面波之頻 1 散曲線,並輔以逆推技術,推求 S波速度構造。以下將對上述兩研究方法做一扼 要說明: 一、頻率-波數分析法 關於 F-K 分析方法,以 BFM (Beam Forming Method )與MLM (Maximun Likelihood Method )兩方法最為常用,黃文紀(1986)曾分析相同陣列資料比較 上述兩方法,並以 MLM 之結果較佳,因此本研究採取 MLM 來估算F-K 功率譜 P(k ,k ,ω) ,其可表示為: x y −1 ⎧n n ⎫ ( ) ⋅ [ ( − +) ( − )] P k ,k ,ω ⎨∑∑φ (ω) exp ik x x ik y y ⎬ x y ij x i j y i j ⎩i 1 j 1 ⎭ 其中 n 為測站總數,ψ (ω)為某頻率下第 i及第 j測站之交叉功率譜( cross-power ij spectrum ),x ,x ,y ,y則代表陣列中測站之座標。而不同頻率所對應之相速度 V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