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
?;开宗明义,什么叫采访,什么叫新闻采访,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现此书已散佚,然《晋书·干宝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曰: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滂。”在古代,我国从事邸报、小报等工作的人,通常把采访称之为探访,且有内探、省探、衙探之称。作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采访一词则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予以肯定,并赋予了充实、完整的内涵。;第一节?????新闻采访及其特点 ;;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知识素养广博些、全面些,除了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文、史、经、政治、数、理、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活动的艰辛性一般的调查研究,因为调查研究的项目和访问对象比较单一,集中,加之时间性的要求不是太严,故其活动有艰辛性程度相对较低。新闻采访则不然,报纸天天出版,电台、电视台天天开播,记者天天得去采访,风里来雨里去,三天两头熬夜,人的正常生活规律全被打破,很少有喘气、休整的时候,加上采访的项目每次不一,采访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记者又要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完成任务,显然,新闻采访的艰辛性程度相应就高。
不仅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具有很强的艰辛性,而且在采访时所遭遇的危险也是较为频繁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世纪范围内,新闻记者被认为是仅次于工兵、警察之后的最危险职业。;自1977年以来,全世界每年有100多名记者死于战火或被谋杀。据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1994年有115名记者遇难,1998有50名 记者遇难,1999年有86名记者遇害,其中包括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野蛮轰炸中遇难的我国三名新闻工作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日内瓦公约和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早就规定:各国都要把新闻工作者视为平民百姓并加保护。随军记者则被给予特殊身份,但当他们落入敌手时则被认为是战俘。
时下记者被打、遭殴、受辱、遇诽谤、被拘禁甚至被杀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危险境况下记者的人身安全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在2001年11月10日,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的战争中就有四名西方记者在阿富汗遭到塔利班武装的突然袭击而遇难(他们是法国记者阿娜·苏顿、皮埃尔·比约,德国《明星》杂志自由撰稿人福尔克尔·汉德洛伊克和意大利《晚邮报》女记者玛丽亚·格拉齐亚·库图利),表明新闻记者的人身安全还没有完全得到保护。
;第二节 采访的形式; (四)参加会议一般而言,大凡会议都是集中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经验教训、问题等,与会者聚在一起交流、讨论,然后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这里面包含大量新闻信息和线索。通过这一形式,记者可以采集到大量新闻素材或是新闻线索。会议新闻则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 (五)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这种采访形式通常适用于时间性要求不太紧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采写项目。
(六)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读者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这些材料包含不少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新闻线索,主动性若能悉心从中查找,可确定不少调查项目,或可直接写出有意义的新闻。纳米 ; (七)改写 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修改或补充而成另一则新鲜的新闻。 上述7种活动实施形式具体运用时,应掌握哪些技能?应注意一些什么方面?在以后的有关章节里将分别详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特殊的采访形式 新闻采访既是一项具有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广义上可以这样讲),但又不能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等同起来;狭义上的理解是,它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一)隐蔽采访1.何谓隐蔽采访?隐蔽采访,就是新闻记者不暴露身份、不讲明目的的采访方法,这是同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记者在运用其他采访方法的同时,有时也要进行隐蔽采访(或称隐性采访)。; 我国古代的帝王或高级官员,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有时采取“微服私访”的办法,把自己打扮成普通老百姓,到民间去听、去看。如果他们前呼后拥、招摇过市,当然听不到多少真实情况;而微服私访,却常常出奇制胜,能了解到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他们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但就方法而言,确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有一些领导干部,也曾采取这种方法到基层去了解情况。有的部长、市长,到车站、码头、街头、巷尾去看去听,隐去自己身份,由此见到广大人民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