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期牧用天气预报-中国气象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草期牧用天气预报-中国气象学会

内蒙古打草期天气预报指标研究( 李兴华1 李云鹏2 包苏伦高娃1 乌兰巴特尔2 (1,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呼和浩特 010051;2,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利用地面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指标,实现了的定量化评估但受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部分偏差。关键词: 牧用天气预报 打秋草 内蒙古草原牧区打草贮存分打伏干草、秋干草和霜黄草三种。牧民对上述干草有这样的评价:“1 kg伏干草等于2 kg秋草或3 kg霜黄草”[1]。农谚也说:“伏天草,冬天宝,营养全,适口好”,由此可知,伏干草的价值远高于秋草和霜黄草[2]。内蒙古打草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目前,这两个牧区打贮草仍以打秋干草为主,伏干草的比重仍比较小,其原因是打伏草适逢雨季,打下的伏草易被雨淋、腐烂变质,是打贮伏干草的一大难题。因此,做好打伏草期天气预报工作,是科学指导牧民打伏草,提高牧草价值和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已有打草期气象服务指标的收集整理,结合打草期牧用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了内蒙古打伏干草和打秋干草牧用天气预报指标,为牧民科学打草提供了依据。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牧草产量(鲜草重)来自内蒙古草甸草原(6个)、典型草原(18个)和荒漠草原(6个)生态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数据为2010~2011年7~8月的牧草产量;44个生态气象站的经纬度由GPS定位获得;干鲜比数据采用2005年到2011年各年统计均值;牧草产量的测定方法遵循《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测定时间为每月末。预测数据来源内蒙古气象台和内蒙古气候中心。遥感资料利用EOS/MODIS卫星监测的NDVI(2011年7月中旬~7月下旬)。所有的卫星数据都经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最后生成等角投影,分辨率为0.01°×0.01°的数据集,并生成NDVI植被指数图。 1.2研究方法 牧草产量利用7月中旬或下旬的NDVI值反演7月下旬或8月上旬的牧草产量,根据已有的牧草产量与NDVI的研究成果,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Y=7098.39*x1.401[3] 其中Y为7月下旬或8月上旬的牧草产量;X为7月中旬或下旬的NDVI值。 2. 结果与分析 2.1打伏草区域划分指标 内蒙古最适宜打伏草期是草群中主要牧草开花盛期,呼伦贝尔草原羊草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入开花普期,针茅在8月上旬进入开花普期;锡林郭勒草原开花普期羊草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克氏针茅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具体各地打伏干草日期和气象条件见表1。 表1 内蒙古牧区伏、秋干草生产的气候条件[4] 项目 伏干草生产时期 (7.11-8.10) 秋干草生产时期(8.11-9.30) 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相对湿度(%) 降水量(mm) 连续3天无降水日数(天) 可打伏草次数(次) 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相对湿度(%) 降水量(mm) 连续三天无降水日数(天) 可打伏草次数(次) 海拉尔 19.5 72.7 106.3 23 16±4 12.4 71.7 104 42 34±4 乌兰浩特 22.7 72.0 144.7 21 16±5 16.3 65.7 113.8 43 34±5 扎鲁特旗 23.5 70.4 119 23 18±3 17.6 62.8 112.8 44 36±5 巴林左旗 22.2 71.1 118.8 24 18±4 16.1 67.3 112.5 43 35±6 克什克腾旗 20.8 63.3 67.7 24 18±3 13.8 61.5 78.8 43 36±6 东乌珠穆沁旗 19.6 67.7 91.3 22 16±2 13.1 64.7 88.5 43 37±4 西乌珠穆沁旗 20.8 61.6 69.3 22 18±3 14.2 63.4 79.9 45 38±5 锡林浩特 18.7 71.2 78.9 25 19±4 12.8 69.2 103 42 33±5 多伦县 19.8 68.7 106.1 22 16±5 13.8 65.7 101.1 42 34±6 2.1.1 打伏草区域指标 根据7月中旬和下旬的牧草监测数据,分析牧草高度大于30cm、干草产量大于1000 kg/hm2的分布区域及面积,确定打伏草区域。并依据以下指标将打草区域划分为较适宜打草区、适宜打草区和最适宜打草区。 高度≥30cm,干草产量≥1000kg/hm2,较适宜打草区; 高度≥40cm,干草产量≥1500kg/hm2,适宜打草区; 高度≥50cm,干草产量≥2000kg/hm2,最适宜打草区。 干草产量=地上生物量(鲜重)×干鲜比(7月) 其中地上生物量由各监测站实测获得,干鲜比为各站近7年牧草干鲜比平均值,具体见表2。 表2 内蒙古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