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天意”的密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开“天意”的密码   野史上说项羽兵败乌江,渡江之时,看到江边耸立着一块巨石,石上许多蚂蚁赫然排出“项羽自刎于此”几个大字。项羽不禁感慨万千,仰天长叹:“此乃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于是走近巨石,自刎而死。?羽之死,真是天意吗?解开“天意”的密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或许会有新的感悟。   一、天意是项羽之意   项羽认为成功是天意,失败也是天意,当年称王,而今败北,都是天意。天要他亡,渡也枉然。项羽放弃渡江,选择自刎的原因有三:   一是他没有颜面再活着。八年前,他率领八千子弟渡江而西,如今无一人生还,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包羞知耻,是项羽最大的优点,绽放着人格绚丽的光彩;包羞知耻,同时也是他致命的弱点,使他错过了崛起的机会。小人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无耻。刘邦在逃命时五次三番把妻子儿女推下车子;项羽要烹煮刘邦的父亲,刘邦无耻地要分羹亲尝,真是了不起!如果项羽有了无耻这一强大的武器,刘邦怎能战胜得了呢?如果在鸿门宴上项羽不信守对项伯的承诺,善遇刘邦,无耻地背信弃义,楚汉历史恐怕早已改写,怎么会有放虎贻害的今天?   二是他不能再活着。“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的现状早已让他不安。汉之四年,项王在广武曾谓汉王曰:“天下匈匈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争强好胜的项羽在最后的关头,放弃渡江,放弃生命,不完全因为失败,还因为厌战,因为对天下百姓的怜悯关爱。项羽清楚他东山再起之日,就是天下百姓灾难重新开始之时,项羽不想在百姓的苦难中称霸称王了。   三是他无法再活着。没了江山,没了爱情的项羽还为谁活着?死是不是项羽唯一的选择?太史公在《项羽本纪》中没有对虞姬的生死作进一步的交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到,虞姬不想拖累项羽突围,项羽也不想虞姬遭受敌军侮辱。不能保全虞姬的项羽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自刎不是天意,而是项羽之意。尽管项羽有太多的不服气,不愿意,但是项羽的贵族身世,英雄品质决定他迈出了惊天的一步。   二、天意是作者之意   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是“偶然”,失道遇田父是“偶然”,田父欺骗他还是“偶然”。以上三个“偶然”让项羽一败涂地,战机延误,主力尽失。以上三个“偶然”暗含了司马迁所叹息的天命的“必然”。项羽和司马迁意识到天命不可抗拒,一而再,再而三地感慨:“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偶然是上天对项羽的捉弄,也是对司马迁善良意愿的捉弄。   谁是命运的主人?谁又能够摆脱命运的捉弄?司马迁也无法回答,只能将其归因为“天亡我也”。司马迁赞扬项羽“三年遂将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司马迁惋惜项羽“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其实,司马迁不想让项羽去死,可是又很无奈,只能借“天意”来宽慰项羽和自己。所以“天亡我也”实是司马迁的想法,而不是项羽的想法。   三、天意是刘邦之意   项羽不想死,司马迁也不想让项羽死,最想让项羽死的是刘邦。我国著名学者计正山认为项羽垓下突围后,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渡过乌江,深入江南腹地,召集江南对他忠心耿耿的楚临江王共氏、衡山王吴芮等一图东山再起,消灭刘邦死敌。但是项羽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120千米,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也没有自刎乌江的机会。   计正山先生的说法显然有人反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项羽死亡的幕后推手是刘邦。刘邦很早就想置项羽于死地,苦于没有机会。项羽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义帝,落得了弑君杀父的罪名。刘邦想杀项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汉王的称号是项羽封的,杀项羽同样是弑君。刘邦的强大在于能隐忍,能用人,能等待机会。鸿门宴,项羽放过了刘邦,但是刘邦却不想放过项羽。无毒不丈夫,刘邦在鸿沟之约后违背盟约,抄项羽后路,断项羽粮道,占项羽江东,使项羽陷于末路穷途,自刎而死。有时想来善良是一种悲哀的品质,并不是历史的逻辑。胜王败寇是历史的嘲讽,高高在上的刘邦最终无法掩盖曾经的斑斑劣迹。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是浪漫中的真实,没有假设,没有揣测可能就不是《史记》。解开“天意”的密码,还原历史的真实,愿我们有新的感悟和启迪。   参考文献:   [1]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考[J].中华文史论丛,2007,(02).   [2]袁传璋.项羽不死于乌江考[J].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2010,(02).   [3]计正山.项羽死亡之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4]周长青.项羽“非战之罪”辩[J].现代语文,2014,(03).   [5]吴贵阳.项羽悲剧的生命意义[J].中学语文,2010,(06).   (高培存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733699)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