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维方式及中国英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思维方式及中国英语

文化思维方式及中国英语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反映,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载体。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学者们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是民族文化互通的产物,是语言文化发展表现出的必然趋势。 一文化思维方式 对汉语的语言特点起着较大影响的文化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整体型思维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地、天视为一整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习惯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求得整体的动态平衡,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的。即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注重整体的和谐,强调“从多到一”。这种整体型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重“意合”,无词形的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句子多为流水句(短句)。 2本体型思维 中国的传统哲学把人本作为主体,如儒家的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矣。”这种哲学认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用主体的修养代替对客体的认识,自身内心体验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本体型思维反映在语言形态上表现为汉语中描述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上,主动语态使用频繁。 3内向型思维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历史上长期的闭关锁国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缺乏与外界的联系,视野狭窄、思维闭塞,加上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大一统”的思想,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注重内向自求。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中国人求稳的心理和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内向型思维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语言的形式或意义趋于固定,具有封闭性。 4螺旋型思维 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把世界各民族的思维模式按文化源流大致分为四大类型:东方型(螺旋型)、闪族型、斯拉夫型、英美型(直线型)。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东方型。中国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其语篇发展模式往往是一种螺旋型结构。他们的语篇开端趋于从表面上很远的相关外围入手,实际上思维深处已经隐伏着问题,但又不明确议论主题,而只是先用思维内容推理暗示,然后由暗到明逐步提示问题的存在,最后针对问题点明主题,陈述手法委婉曲折。 二中国英语 对于汉语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式、语篇及语域几个层面。 1词汇层面 由于汉语思维的内向性,使得大量汉语词汇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或结构,而以英语的形式进入英语,以及许多英语词汇在中国语境里发生了语义变异,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 (1)音译词。即根据中国普通话的发音直接转化而成的。如:yangko(秧歌),wushu(武术),mahjong(麻将)等等。 (2)译借词。即逐词借用汉语词汇而产生的英语表达式,如:Eight Honors Eight Disgraces(八荣八耻),Gang of Four(四人帮),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革命),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等等。 (3)直译词。即按汉语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转换成英语,如: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people mountains and people seas(人山人海),bird’s nest(燕窝),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等等。 (4)语义再现词。有些英语词汇用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其语义会经历一个再生的过程,从而产生新的含义。这种语义再生包括语义的扩大和缩小以及褒贬色彩的转换。如:intellectual (知识分子)原指从事人文科学的高级专业人员,而在英译或汉语文化背景的人写出、说出的英语里则泛指受过教育的人;cadre(干部)在英美英语中指组织中的骨干核心分子(尤其是政党或者军队),在中国英语中则泛指一切有政治身份的人,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在英语中被视为“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在西方文化中明显具有积极的褒义,而在中国英语中则是个贬义词;clever(小聪明)在英语中含有贬义,但在中国英语中确是褒义。 2句式层面 主要表现为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试比较以下汉语句子的A与B两种译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