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影响效应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影响效应分析摘 要:本文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作用路径、实际效果以及影响其有效性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方向和大小,进一步分时段对该项工具调整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供给;调整效应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legal deposit reserves rate adjustment on bank credit supply,analyzing its function routes and actual effects,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excess reserve ratio,structure of financing source,financial innovation,etc.). 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adjustment direction and range of the legal deposit reserves rate,the paper makes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legal deposit reserves rate adjust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Key Words:legal deposit reserves rate,monetary policy,bank credit supply,adjustment effec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3-0003-07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频繁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以达到“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整货币供给量、管理流动性”的目的。从理论上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调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等方面应该具有明显的效果。然而,从我国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央行连续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进行货币政策调控在部分年份似乎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如2006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3次上调,累计幅度为1.5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当年人民币贷款新增额高达3万多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多增1.1万亿元和1.4万亿元。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受多种因素(如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资金来源结构、金融创新等)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效果可能会被这些因素变化产生的相反影响所减弱或抵销。由此,结合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和研判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传导机制和实际效果,谋求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搭配,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模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国外学者鲜有专门性的计量模型演绎和论证,多是在探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对其他目标变量(如金融市场)的影响或者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方面加以论述。如汉密尔顿(James D.Hamilton,1998)讨论了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并研究了存款准备金调整产生的影响,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利率,从而影响金融市场。又如卡什布和斯坦因(Kashyap和Stein,1993)研究认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来调控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进而影响投资、利率和产出,以此证明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机制的存在。
国内学者对存款准备金工具调整效应的探讨也逐步增多。但由于依据的角度和采取的方法不同,使得其结论的差异性也较大。一种观点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在调控银行信贷供给方面是有效的。如余明(2009)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微观角度,对1999―2007年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剖析,认为准备金政策的信贷紧缩效应确实存在,但这种信贷紧缩效应受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变化以及信贷资金来源等因素影响。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者持相反观点。如李阳(2007)对2006―2007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央行试图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以解决国内宏观经济过热的整体趋势,但其效应并不是十分理想,必须实行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吴丽华等(2008)对我国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单纯依靠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无法完全收回过剩流动性,央行应并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刘博、张红地(201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组织与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ppt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pdf VIP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pptx VIP
- 第4章_电磁波的传播.ppt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高清版)B-T 22930.2-2021 皮革和毛皮 金属含量的化学测定 第2部分:金属总量.pdf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B100376宁夏社会科学院职工食堂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VIP
- sci论文的图表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