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docVIP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doc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李庆华 (章丘市统计局,山东章丘250200) [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全面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章丘对全市2013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DOI]10?13939/j?ki?zgsc?2015?09?078 为全面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章丘对全市2013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需求、企业用工需求、校企合作等。本次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213份,其中大学生就业需求168份,企业用工方面的问卷40份,校企合作调查问卷5份。调查问卷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企业用工考虑的因素等方面。 1章丘大学生毕业就业及企业吸纳毕业生基本情况 1?1毕业生总体情况 2013年,全市章丘籍毕业生总数3584人(不包括中专108人,双学位及博士毕业生7人),比2012年增长4?0%,与2011年持平略减。其中专科生1869人,占52?15%;本科生1563人,占43?61%;研究生152人,占4?24%。回到章丘报到的有3243人,比上年增长1?24倍,其中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629人,占19?4%;其次是工程类和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分别为588人和533人,占18?1%和16?4%;另外是会计、计算机和师范专业毕业生,分别为509人、419和260人,占15?7%、12?9%和8?0%;艺术类、语言类、文秘、广告学等相关专业人数相对较少,占9?5%。2013年安排就业人数2458人,同比增长79?0%,其中企业就业2422人,占就业人数的98?5%,机关就业36人,只占就业人数的1?5%,而36人全部通过公务员招考就业,其中本科28人,研究生8人。 2013年章丘大学城毕业生总数达24149人,同比增长2?24%,留章丘就业的人数约1100人,同回章丘报到的2013级毕业生同争章丘有限的职位,无疑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1?2企业吸纳大学生情况 2013年市属国有企业共吸纳毕业生205人,其中专科生83人,占40?5%;本科生116人,占56?6%;研究生6人,占2?9%。主要分布在交通装备、机械锻打、医药化工、食品饮料、能源材料等行业。引进引办企业吸纳能力较强,2013年共吸纳毕业生87831人(包含技校毕业生),比2012年增长20?9%;其中机械制造、交通装备、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吸纳毕业生59711人,比2012年增长16?9%。其中,吸纳专科以上学历20976人,比2012年增长29?7%,占35?1%。 2大学生就业需求期望较高,渴望政府与学校提供帮助 根据168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理工科学生124人,占73?8%,文科、艺术类学生44人,占26?2%。由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没有表现出特有的成熟和务实的态度,就业期望较高,没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清醒认识,这主要表现在职业取向、择业区域、优先考虑因素等方面。在职业取向中,向往国家机关的55人,占32?7%;国有企事业单位62人,占36?9%;中外合资企业的33人,占19?6%;而选择私企的只12人,占7?1%。在择业地区中,向往大城市的81人,占48?2%;向往中小城市的71人,占42?3%;而选择农村和其他的只占9?5%。大城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另外大城市就业机会较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也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就业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此项为多选)方面,考虑薪酬与福利的94人,考虑个人发展机会的107人,把薪金与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一方面反映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剖析,这种对自己认识的缺乏正是求职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怪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种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而同时多数学生对就业困难的原因又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168份问卷中,106位同学认为自身缺乏实际技巧和锻炼,占63?1%,95位同学认为自己就业期望值较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优劣势较清楚,知道以后努力的方向,这为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在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方面,大部分同学比较满意,占64?3%,对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