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文化经典阅读复习
方向一:理解内涵。 这类题型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填空、选择或简答,难度不会太大。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答案: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方向二:分析、评价。 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也很直接、明确。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例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2009年福建省质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第14章) (2)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第16章)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的思想的理解。(3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第十二》) (1)上面文段反映了儒家什么样的经济思想?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2)上面文段体现了儒家什么思想?简要分析孟子的处事方式。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①彀[gòu]:使劲张弓 (2)这两个文段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弑仁者,谓之贼;弑义者,谓之残③。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 〔注〕①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椐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②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③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④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 4、孔、孟比较题 提问方式: 特点:从《论语》《孟子》中选观点近似或相左的文段来结合着让考生进行分析。 ①结合二者,谈谈对文段中(或另选的)某句话的理解 ②谈儒家思想中的**观 (战争观、交友观、义利观、诚信观、孝悌、仁爱等) ③比较二者的某观点上的异同点 误点一: 1、无视小视选择题,毫不或极少借鉴; 2、过于依赖选择题,抄袭而无己见。 误点二: 1、找不到结合点 2、结合点理解错误 3、不顾结合只就一方大说特说 误点三: 语言表达磕碰多甚至缺乏应有的逻辑。 存在的误点: 答题策略: 1、结合二者,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 从同向或异向角度迅速悟出“结合点”,而后紧绕它融合文本理解展开简答。 ①用自己的话诠释句意。 ②联系语段的相关文句确立结合点。 ③互补综合成答案。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九年义务教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doc VIP
- 2024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ptx VIP
- 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手册及操作指引.docx VIP
- 重症护理管理及专科技术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2025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与治疗 .pdf VIP
-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定稿版.docx VIP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2025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