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心痛宁合剂,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3],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憋闷疼痛,甚至放射至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一般持续数秒~10 min而缓解,呈间歇性发作,常因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寒等而诱发。多数患者伴有心悸心慌、气短、自汗、夜寐不安等表现,心电图提示有ST段压低或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即静滴硝酸甘油,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等。有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进行降压、降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心痛宁方:生黄芪15 g,太子参15 g,川芎10 g,当归12 g,瓜蒌15 g,丹参10 g,水蛭5 g,益母草15 g,牛膝10 g。兼阳虚者加附子6 g,桂枝8 g;兼肾阴者加熟地黄15 g,山茱萸15 g,麦冬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服用。15 d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用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原为Ⅰ、Ⅱ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以上,原为Ⅰ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基本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或心绞痛升级,硝酸甘油用量增加)。
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双倍二级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次级量分级运动试验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改善(休息心电图或双倍二级运动试验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平坦T波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改变或心电图压低的ST段降低0.05 mV,倒置T波加深,平坦T波倒置)。
1.5 观察方法
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心率,血压,伴随症状,舌苔,脉象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服药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字2检验、t检验和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程度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降低不明显。见表3。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亦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患者常有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弹性减低,冠状动脉的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心脏微循环减低,冠脉狭窄,导致冠心病心绞痛[4]。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范围,其病位在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中年之后,人体正气内虚,脏腑功能日渐衰退,心气不足,则运气无力,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血停成淤,正如《医林改错》曰:“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淤”。可见,气虚血瘀乃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为本虚标实之证[5]。
《素问:“心痹者,脉不通”。心脉淤阻是胸痹心痛发生的病机及冠心病的基本证型,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致病因素因劳倦内伤,情志不遂,膏梁厚味而致心脾肝肾亏虚,痰淤内阻,心脉不通,不通则通[6]。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硬化、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潜在优势临床思索.doc
-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探究.doc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探究进展.doc
-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探究进展.doc
- 中医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177例近期疗效观察.doc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探究进展.doc
- 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症56例临床观察.doc
-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况.doc
-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68例临床研究.doc
- 中医药治疗胁痛120例临床研究.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