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疗法在乳腺增生病中应用体验.docVIP

中西医结合诊疗法在乳腺增生病中应用体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诊疗法在乳腺增生病中应用体验

中西医结合诊疗法在乳腺增生病中应用体验【摘要】 在防治乳腺癌的工作中,做好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普查中发现乳腺增生病不仅患病率最高,还有其年龄特点,31~50岁之间多发,发患者群中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乳腺增生病中医名为“乳癖”,主要与肝、胃、肾、冲脉相关,运用此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用药,通过与西医诊疗仪器配合运用,对乳腺增生病(乳癖)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副反应少,疗效好,复发率小。? 【关键词】 乳腺普查;发病特点;中西发病机理;中西结合治疗 ? 1 积极开展乳腺普查工作? 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生育期的妇女患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我院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工厂女工、行政事业单位女职员进行了两次妇女乳腺疾病的筛查及防治工作,参加筛查共450人,其中工厂女工225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225人,其中患患者数为155人,总的患病率为34.44%,乳腺癌的患患者数为1,患病率为0.2%,乳腺增生的患病率为31.11%。工厂女工患患者数为57人,患病率25.33%,行政事业单位患病98人,患病率43.56%。见表1和表2。? 查阅各类关于乳腺疾病筛查情况的报告:4279名妇女乳腺疾病筛查普查结果分析,乳腺疾病患病率49.2%,以乳腺增生最多46.5%,乳腺癌为0.1%[1];6672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乳腺疾病患病率44.89%,乳腺增生发病率42.9%,乳腺癌0.06%[2];3864例妇女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患病率38.3%,乳腺增生发病率35.66,乳腺癌0.1%等。? 2 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发病特点? 从上述临床统计资料看,以乳腺增生患者多见,作者便以此作为研究重点。20世纪末,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多阶段发展模式”的假说,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是可逆的,可恢复的阶段。目前乳腺癌的防治由第三级预防向第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变。因此,作者开始着重在健康人群的乳腺普查中发现的患患者群进行相应干预措施。从上述资料中,不难看出,乳腺增生的发生有其自己的发病规律:? 2.1 发病年龄 31~50岁组之间患乳腺增生病的人数最多。51岁以后较少。? 2.2 发患者群 脑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于体力劳动者。? 2.3 通过病史的询问得知,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会随着月经期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2.4 红外乳腺诊断下可见:云雾状、花絮状或点状灰影,血管影清晰度前清,呈树枝状,边缘稍模糊,有毛刺样或斑点样改变。或粗细欠均匀,血管走行尚自然,临床所见乳房结块与血管关联不大。? 3 机理? 西医认为乳腺疾病主要与卵巢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当卵巢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时,都会造成体内激素环境的失衡,而妇女乳腺组织,对激素作用的敏感度不同,激素水平的波动加上乳房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使乳腺发生结构改变,有的可能出现肿块,乳腺疾病是对妇女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称之为“乳癖”。“经云: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过少腹,挟胃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系乳。”乳头司于厥阴,乳房属于阳明,肝脉“上贯膈,布胁肋”是病则胸乳胁胀痛。又冲脉隶属于肝而旺于阳明,主血海之盈泄,故本例发病以肝为主,涉及脾胃,关联乎冲脉。患者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胸乳胀痛。经前经血充盈血海,经脉愈显不利而症状加重,经期血海得泄,气机暂舒,故症状消失。? 4 干预措施? 作者根据乳腺增生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提出了运用中医中药为基本治疗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防止其继续向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的方面传变。为增加疗效,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与中药结合进行治疗。同时配以红外乳腺诊断仪进行前后治疗效果的临床对比。? “余听鸿说,若治乳,从一气字着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之各方中夹理气疏治之品,使其乳络疏通,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据此作者于临床多选择疏肝理气,通达脉络之药为主,调理脾胃之药为辅,根据临床证型进行选方用药。一般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通过用乳腺红外诊断仪进行图像对比,改善非常明显,血管变浅、变少,灰影变淡、消失,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中药在乳腺病的治疗中非常见效,而且患者痛苦小,建议进行大力推广与普及。? 参 考 文 献? [1] 王玲.4279名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南京市白下区妇幼保健所.江苏预防医学,2008.? [2] 熊燕.6672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秦皇岛妇幼保健院.中国医药导报,2007,7?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