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探究近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探究近况【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22-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伴餐后加重、早饱、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最近12个月中,连续或间断发作12周,经内镜等常规检查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器质性病变及与排便习惯和(或)粪便性状改变有关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剂及心理调护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FD发病率高,缺乏特效药物,复发率高,故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或中西结合,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作如下总结。
1西医病因病机引出的治法
1.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30%~80%的FD患者存在消化道运动障碍[1],有胃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消化间期相胃肠运动异常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秦荔荣等[2]采用不透线标准物测定FD患者餐后6小时排出的钡条数,结果FD组胃排空明显延迟。进一步的研究证实,FD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胃排空延缓。FD患者不仅存在胃动力功能障碍,部分亦伴有小肠动力异常[3]。主要药物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及左舒必利等,此类药物是FD治疗上应用最多的。
1.2胃酸分泌增多,酸敏感性增高在十二指肠灌注盐酸可使部分患者诱发恶心反应,而在健康个体中未观察到这一现象,这表明患者十二指肠酸敏感性增高。观察[4]发现,患者餐后十二指肠酸暴露过多及时间过长,酸暴露过多可直接引起相关症状,还可能使十二指肠机械感受器功能改变或增强其化学敏感性,影响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动力。主要药物有H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张向红等[5],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48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共112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痛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腹腔感觉敏感性增高FD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感觉功能异常,而正常生理性刺激也能引起症状。研究[6]证实,34%的FD患者对胃扩张敏感性增高,且与餐后疼痛、嗳气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相关。对胃扩张敏感性增高的患者更易出现上腹疼痛和嗳气[7]。Tack等[8]研究证实,内脏感觉过敏与患者餐后疼痛、打嗝及体重下降等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肠神经系统(ENS)功能异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治法主要降低内脏感觉的高敏感性,代表药物有蒽丹西酮、格尼西酮等。
1.4胃容受功能受损FD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张力低下,是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胃窦收缩减弱的重要原因。餐后胃容受功能降低往往伴有胃内压力上升,激活胃壁机械感受器,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症状。Tack等[8]研究发现,40%的FD患者存在胃容受功能受损,且与早饱和体重减轻相关。FD患者胃容受功能受损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表现酷似,进一步提示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是FD的病理生理基础。沈迎春等[9]对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另外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胃容受性扩张功能、腹胀、腹痛和早饱症状的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多潘立酮组61.7%,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李自强[43],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并与口服西药吗丁琳的100例比较,结果表明,口服胃舒配合吗丁琳者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吗丁琳者。刘鹏程[44]等,治疗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加标准三联抗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六味安消胶囊加雷贝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83%,对照组为9%,2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症状改善率及0.5a持续症状缓解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冯超英等[45],治疗组给予自拟消痞健胃煎剂、胃动力药和(或)制酸药口服;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或)制酸药雷尼替丁胶囊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30.23%,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率15.38%,总有效率76.9%。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俸世麟[46],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结果治愈39例占65%,好转15例占25%,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90%。
4展望与讨论
中医药在FD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