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临床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及其病原学检测特点,为临床工作中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四川省攀枝花攀钢总医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共检出4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成功脱机24例,占61.5%,死亡15例,占38.5%。结论:临床上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65-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是临床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8~76岁,平均(49.6±10.8)岁,机械通气时间2~40 d,平均(16.9±5.7)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支气管哮喘12例,心肺复苏术3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气管切开19例,经口气管插管16例,经鼻气管插管4例。
1.2 诊断标准[2]
①呼吸机使用48 h后发病;②使用呼吸机通气后X线片与入院时比较,胸部浸润阴影或者显示了新的炎症病灶;③肺内出现实变体征和(或)湿性?音,并且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发热,T37.5 ℃,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血白细胞升高或者降低,伴或不伴核左移;发病后支气管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新病原体。
1.3 分析方法
从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以及治疗转归3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结果
3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共检出4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
2.3 患者治疗结果
针对病原学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39例患者中,成功脱机24例,占61.5%;死亡15例,占38.5%。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为患者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很容易导致VAP的发生。V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死亡原因,据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为9%~60%,死亡率为15%~45%[3]。而黄炎明[4]也曾有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30.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产生原因很多,这与ICU 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抵抗力低下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密切相关[5]。气管插管破坏了气道防御屏障,使气道定植细菌增加,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返流入气管,吸痰对气道反复刺激及对上皮的损伤等因素易致VAP出现;呼吸机、湿化瓶等消毒不彻底都易导致病原菌的生长;另外长时间机械通气,有可能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使肺部易受致病菌的感染,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Georage[6]报道,每天VAP的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之比为20.5∶1 000。因此,为减少VAP的发生率,要注意以下防治措施[7-8]:①手术、护理严格依照无菌操作,呼吸机接头、管道及湿化用的蒸馏水及湿化瓶每天消毒更换,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每次1 h。②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适应个体的保护性机械通气,减少气压伤,也是减少VAP的有效措施。③依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早期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并发二重感染。④加强营养支持,调节机体内环境也能减少或防止VAP的发生。⑤尽早拔除各种留置导管,采取适当体位,减少误吸危险,及时翻身拍背吸痰、体位引流,加强肺部护理,动作轻柔,避免气道损伤等。本组39例患者中,成功脱机24例,占61.5%;死亡15例,占38.5%,与黄炎明[4]报道结果相似。39例患者共检出4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这与戴海文[9]、彭苏娜等[10]的报道结果一致,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已逐渐成为VAP的最主要致病菌,可选用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