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亚中的台湾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活动.PDFVIP

「近代东亚中的台湾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活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东亚中的台湾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活动

「近代東亞中的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活動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6期 頁239-245 2013年12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近代東亞中的臺灣國際 學術研討會」學術活動 林政儒** 本次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圖書館(原國立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以下簡稱臺圖)主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 本所)與日本中京大學協辦,於2013 年3 月 15 日至 16 日兩日舉行,『「近代東亞中的臺 灣」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圖、本所與中京大 學長期密切合作交流,推動本次會議中各項 多元議題的分析討論,議題包含教育、農業 經濟、醫療史、政治社會與戰後臺灣相關研 究,以每個主題為該場次主題,共計進行六 場次,發表 18 篇文章。 圖一:研討會海報。(臺圖提供)  本文針對會議議程活動作回顧討論,論文集收錄狀況已於 2013 年正式出版,詳情請參閱, 國立臺灣圖書館,《近代東亞中的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3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 ─ 239 ─ 師大 學報 第 期 會議開始前,由臺圖館長陳雪玉館長致辭。致辭內容中顯示陳館長對於本 次研討會的關心與支持,同時簡略的道出臺圖的悠久歷史。臺圖前身為 1914 年 1 創立的「臺灣總督府圖書館」, 戰後接收大量書籍與資料,成為臺灣研究的重 要核心之一。陳館長的一席話,喚起研討會中各位研究者與周婉窈老師的共同 回憶:「以前的分館,現在的臺圖,是孕育出我們論文的重要地區」。最後陳館 長期許2014 年為臺圖 100 週年的里程碑,希望能夠與所有有志於台灣研究的人 士繼續為臺灣學研究盡一份心力。 第一場次,討論主題為 「教育史」,共有三位發表人。 其中,吳文星與許佩賢兩位討 論的重點,皆在探究殖民地教 育制度與教育單位的定位,分 析如何教育出殖民者所需的人 才。吳文星發表主題 〈日治前 期水產講習會與臺灣近代水產 教育之發軔〉,探討此一特殊水 圖二:許佩賢(左)與蔡錦堂(右)老師發 產教育機關在臺灣開辦之經緯 表文章。(作者提供) 和實況,藉以適切瞭解近代臺 灣水產教育史之角色和影響。許佩賢同樣以「教育發展」為研究題材,發表 〈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教育初探〉,探究日治時期實業補習學校的制度變遷、學 校增設情形及其背景,以及在臺灣社會的意義。她認為隨著殖民地教育機會的 增廣,給予臺灣人民有更多教育機會 ,亦增加人民社會階級流動之機會。第三 位發表者為蔡錦堂 ,以陳增福家族為例發表〈辯護士陳(穎川)增福家族的日 1 歷史沿革在此不多加累述,詳見「台灣學研究中心:簡介」網站: .tw/np.asp?ctNode=432mp=5 accessed :2013年12月5日。另見張圍 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市 :台灣古籍, 2006 )。 ─ 240 ─ 「近代東亞中的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活動 本內地、臺灣人身份變換與改姓名問題探討〉,究明即使教育受到國家的控制, 在人才培育的需求下與統治之便,不得不開啟教育的「雙面刃」:即培育人才的 同時,也開啟臺灣人重要的社會流動管道。 第二場次以「農業經濟史」為主題。有別於以往以產業貿易為主的探究方 式,本會議論文兩篇是討論灌溉水利的農業工程,李力庸與陳鴻圖兩人分別討 論臺灣水利建設下的農產經濟變化。李力庸以〈水與糧食:石門水庫興建前後 的觀察〉,說明石門水庫在灌溉與綜合運用下的社會 改變。同樣以水利建設為題材,陳鴻圖著重文本分 析 ,發表〈水利資訊的交流與傳佈− 《臺灣の水 利》與《水利通訊》的比較〉,比較日治時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